藍天之下 第四章三十九節雙刃劍(1 / 2)

起風了,落葉和枯草隨風滾動,大地一片蒼涼。十幾匹戰馬和馱馬組成的小型馬隊,不徐不疾的駛進五屯堡。

一位英姿勃勃的身影跳下戰馬,腳下的蠻靴蕩起一小片塵土。

在五屯堡,能讓各位將領真正畏懼的,不是王儉、更不是李雲璐,而是這位身披大氅,高挑豐滿的楊小娟。

“小師姐來了。”

這個消息像一陣風,迅速傳遍五屯堡。

晚飯的時候,每個人都顯得有些不自然。鄭獻敏耷拉著腦袋,沒有了往日的好胃口,裴俊右手的手指不停的搓來搓去。

“我要留在這裏,然後和你們一起去遼東。”

楊小娟斬釘截鐵的宣布了她的決定。

“師傅知道嗎?”

王儉小心翼翼的詢問,小師姐嘴角上揚,“不僅父親同意,傅先生也同意。”

鄭獻敏抬起頭,嘿嘿的笑了起來。

吃過晚飯,楊小娟走進王儉的房間,曹變蛟知趣的溜走了。

拿出兩張圖紙放在書案上,楊小娟指著一張說道:“這都是傅先生給你的,這張是給我訂製的。”

手握燭台,王儉眯著眼,看了許久、許久。

劉弘舉挑著燈籠趕來了,王儉指著書案上的兩張圖紙,一臉嚴肅的說道:“劉大人,這兩張圖紙上的東西要列入最優先級,而這張。”

他小心翼翼的拿起一張畫滿圖案的圖紙,“這張圖紙,隻有我們房間裏的三個人知道,外麵隻允許一名最優秀的工匠知道,而且,這個工匠沒有我的命令,永遠不能離開五屯堡。作為補償,他和他的家人都將得到民生保的贍養。”

冬天來的很快,天啟二年十二月。

五屯堡接到了兵部的文書,右衛營駐防天津衛,並隨時準備出關作戰。

這個文書出自於老好人兵部尚書高第之手,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軍令,既沒有要求王儉進攻蓋州,又解決了右衛營離開大同防區的合法性。

兩邊都不得罪,這是高第的一貫風格。

同時接到軍令的還有大同東部參將陳國策。高第離開大同之後,陳國策沒了靠山,新任的大同巡撫劉尊憲對前任的心腹極不信任。

調任破虜參將的陳國策失意煩悶,來找王儉喝酒,在得知王儉即將獨自前往遼東以後。這位義薄雲天的陳參將高喊一聲,“不能與賢弟同年同日生,唯願同年同日死。”

這個賢弟不僅練得一支強軍,而且人也仗義,到了遼東,拚上一把,來個富貴險中求。

這個想法,倒是陳國策內心的真實訴願。

多一支隊伍總比少一支強,於是乎,在孫進的彙報裏,添上了大同第一刀的陳國策。,

剛剛過完年,右衛營三千五百戰兵,五百輔兵,十門三磅銅炮,陳國策的破虜營五百騎兵,五百輔兵。兩支隊伍彙合在一起,浩浩蕩蕩的向天津衛進發。

雖然有行軍的文書,但是沿途的州府對於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給予了特殊的關照。

“今年糧食歉收,朝廷又沒有調撥。請你家將軍諒解。”

“如此多的騾馬大車,這哪裏是五千軍馬,恕小縣人少窮蔽,無法提供營地,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