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湘商:從獨立寒秋到萬山紅遍(1 / 3)

湘商:從獨立寒秋到萬山紅遍

手記

作者:伍繼延

沒有重商主義,湖南就沒有未來。

湘商最重要的資本是湖湘文化所賦予的心憂天下的責任意識、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經世致用的務實風格和實事求是的誠信作風。湘商文化,也是把湖湘文化遺留下來的優良文化傳統,轉化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商業文化。

眾所周知,湖南人在中國近現代曆史上有非常多的傑出者,但是自古以來講到十大商幫或者其他地域商幫,都沒有“湘商”的名頭。人們提及更多的是湘軍,以至於湖南人取得任何一種成就都要沾沾自喜地把自己稱為某某湘軍。比如說,大家熟悉的湖南工程機械行業,有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和山河智能等著名企業,他們也把自己稱為“工程機械湘軍”;湖南電視台做得非常好,他們也稱為“廣電湘軍”。

2003年,我在重慶成立重慶湖南商會之後,確實有點“四顧心茫然”的感慨。因為那個時候中國民間商會的建設已是如火如荼了,而我們才剛剛起步。“湘商”在江湖上,高處不勝寒。

湘商的“南湖會議”

2006年上半年,我開始組織第一次全國湖南異地商會聚會。當時我以重慶湖南商會會長名義邀請參會者,數來數去隻有幾個商會參加:廣東湖南商會、陝西湖南商會、甘肅湖南商會、寧夏湖南商會、四川湖南商會,當時已經成立的異地湖南商會就隻有這麼多。

雖說隻有二十幾個人,大家還是信心很足,在我組織下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性的異地湖南商會協作聯誼會。時任湖南省工商聯會員處處長張群立在聯誼會上特別囑咐說:這次會議的文件要好好保存,因為這次會議相當於湘商發展的“南湖會議”啊。

2006年下半年,長沙市雨花區開始打造成商貿經濟集中區,邀請著名作家王躍文寫了一篇影響非常大的博客文章《尚需時日話湘商》。我們於2006年上半年開了第一次全國性的湘商會議,下半年王躍文先生卻發聲說談“湘商”還早著呢,“湘商”還沒成氣候。

後來我和王躍文先生說:“雖然你跟我們唱反調,更多的我要感謝你!”原因何在呢?當我在談“湘商”的時候,關注“湘商”更多的是招商引資部門,更多的是湘商群體自身,還沒有社會名流從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的角度來關注湘商。而王躍文作為一名作家,他說“尚需時日話湘商”,不管他說有沒有湘商,是不是尚需時日,這是第一次以文化名人的名義,將“湘商”作為一個文化話題拋出來。所以在我寫的《在商言商?》這本書中,特意在小標題中提到王躍文也是湘商文化的創始人。

多年以後,當“湘商”的發展已蔚然成勢之際,我和王躍文先生在一起交流,他說這篇文章當時的確為了配合那次活動的運作,和主辦方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我們要推湘商,他來唱反調,通過這種形式把“湘商”的概念推到世人麵前。

重商思維與湖湘精神

2007年,我們湖南省從書記到省長,全部換成了外地人來當領導人。換句話說,湖南作為一個湘軍精神和井岡山精神的大締造者,第一次出現了湖南省的主政者都不是湖南人的現象。當然,這一屆更加成功,從省委書記、省長,到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全部都是從外地過來的。為什麼?其實大家也已經深刻地意識到,在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過去的輝煌已經過去了。我們湖南人不能再沾沾自喜於我們曾經打造的湘軍挽救了一個王朝的命運,更不能天天陶醉在偉大領袖的光芒下以為自己也是一個小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