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雨玲的變數與成長7(1 / 1)

好在狀態一場比一場好,1/4決賽朱雨玲的對手是剛戰勝陳夢的韓穎,兩人曾在去年的瑞典公開賽半決賽中交手,賽前朱雨玲特意將韓穎和陳夢的比賽錄像拿來反複研究,發覺韓穎打得比去年堅決,意誌堅強了不少。“我心裏記下了她的變化,但我不怕她,覺得我如果耐心打,對付削球還可以,同時我也做了很充分的困難準備,想過比賽可能打滿7局。”因為準備充分,朱雨玲最後輕鬆戰勝韓穎。

半決賽的對手是以往負多勝少的劉詩雯,賽前閻森特意找到朱雨玲,幫她總結了以往和劉詩雯打比賽時犯的錯誤。朱雨玲為了鞏固加深記憶,在比賽前一天晚上特意將以往與劉詩雯打比賽的錄像看了又看,其中包括她最不想看到也最不想回憶起的蘇州世乒賽輸給劉詩雯那場球。“我想回憶一下每次輸球時的感受,雖然看錄像的時候很難受,但目的是告訴我自己再碰到劉詩雯時,該怎樣去打。”朱雨玲總結說,對劉詩雯時輸球比較多,每次輸了都感覺自己沒發揮出來,“其實是她打得太好導致我發揮失常。”這次半決賽,朱雨玲采用了不一樣的戰術,以前總是“不想讓劉詩雯快起來”,今天的戰術換成了“她快我就跟上她”,結果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在比賽中感覺打出自己的東西比較多,雖然我打著也別扭,但是對方會感覺更別扭。”

決賽前,朱雨玲想到上一次公開賽自己也闖入決賽,隻想著不能輸球,卻沒有細想怎麼才能贏,最後輸給陳夢屈居亞軍,所以這次決賽打丁寧之前,朱雨玲提醒自己要把“想贏”和“怎麼去贏”結合在一起,把戰術想細。在比賽中,朱雨玲打得十分流暢,在家鄉父老的加油聲中,朱雨玲釋放了自己,打出激情,很少在比賽中喊叫的她,這次也喊出了自己的霸氣。“大家為我加油,我也不想自己悶著打,想打出點激情喊一喊,這樣才說得過去。去年打中國公開賽,家鄉的觀眾給我加油,我感到很大壓力,覺得這麼多人給我加油我一定不能輸,結果真輸了球。今年我感覺動力更多,因為我的想法更積極了,想的是這麼多人給我加油,我一定要努力,心態不一樣,結果也就不一樣了。”朱雨玲終於在自己的家鄉獲得了冠軍。

自從進入國家隊以後,朱雨玲一直在北京生活訓練,北京話也學得字正腔圓,但她還是最喜歡家鄉四川,喜歡在省隊熟悉的球館裏操著川音跟教練和隊員溝通,也喜歡比賽場上,觀眾用四川話給她加油。說起兩個地方人的區別,朱雨玲不假思索,她說:“北方人熱情,四川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