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雨玲的變數與成長2(1 / 1)

送給新主管教練的第一份禮物是硬盤

朱雨玲所說的第一個變數,是年初的時候更換主管教練。在朱雨玲的印象中,此前幾乎和閻森沒有交集,兩人共同在一隊隻有一年,當時閻森主管郭焱,而剛上一隊正在打基礎的朱雨玲正被李隼抓得特別狠,沒有時間左顧右盼。隊裏宣布朱雨玲的主管教練變成閻森的時候,距離在鎮江進行的直通蘇州比賽僅剩下三天,對這位完全不熟悉的新教練,朱雨玲送的第一份“禮物”是一個硬盤,裏麵存好了她所有比賽的技術錄像,還有所有訓練日記和總結。

在鎮江的比賽中,朱雨玲碰到的是一直不好打的對手馮亞蘭,加上跟場外指導閻森隻有三天的磨合,最後輸掉比賽也是意料之中。“輸了比賽後,我覺得挺正常,那時候認為最重要的事就是和教練溝通磨合,送他硬盤也是想讓閻指導盡快了解我。”朱雨玲深知想了解一個人需要用心也需要時間,她想迅速進入角色,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

到了科威特公開賽時,朱雨玲和閻森的配合初見成效,雖然在決賽中3比4輸給丁寧,但朱雨玲心裏覺得打得挺痛快,很多閻森給予的新鮮理念她已經可以接受了。“那時候我每天都在做很新鮮的嚐試,我這人挺愛新鮮的,閻指導和我有很多想法和處事方式不同,都是以前我沒聽過的。”在朱雨玲看來,閻森性格直爽,也很執著,但同時兩個人的性格和思維反差太大,“用我新學的一句北方話說,他也有點‘軸’。”磨合一直在進行,朱雨玲認為,“閻指導的很多思想非常先進,我一時不能完全消化。”在這個磨合過程中,朱雨玲不可避免地承受著失利的打擊,世乒賽單打0比4輸給劉詩雯的那場球,對她的心理打擊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