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若不是師父,我也不能與倩兒在一起生活那麼多年。”
“你不用安慰我。這些事,為師還是看得開的。隻是看你二人如今相思之苦,為師有些不忍罷了!”
談完了程倩的事,兩人又談到了郭風,知道郭易林的安排,老者沒有說什麼。在他看來,郭易林的做法也的確是最好的。後來郭易林又提起了在武館修武的郭吉誌,也正因如此,加上郭吉誌進步也算不錯的,所以他破格收了對方為徒孫。
本來這次帶隊的人不應該是他這樣人物,不過他想來看看郭風。對於郭風出現在這,老者並不意外,一來郭易林告訴了他郭風在書院的表現,二來他自己也讓人關注過自己這個徒孫。
對於郭風的成績,老者一笑而過,畢竟他是修士,對這些並不在乎,而且他也知道郭易林不會讓郭風在這條道上一直走下去。倒是知道了孫浩的事,老者覺得郭風和郭易林很像,很是讚賞。
郭風剛回到休息區沒一會,萬源商會的會長就走了出來,站在鬥武場中間。
“首先,鄙人在這裏謝過各位來客,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這次文修武會與往常一樣,分為文鬥,武鬥,拍賣三個階段。文物鬥,凡是得前十者皆有獎品,文者前十各得一套一階妖獸狸兔毛製成的兔毫筆一支,武者前十各得一品聚靈丹,第一者更可獲得我們商會白卡貴賓的身份。好了,廢話我也就不多說,現在文鬥開始,有請我們商會的李先生來出題。”說完,萬源商會的會長便走離鬥武場,回到了座位上。
評委席上坐的三位中間的一位站了起來,“今早出門時,偶聞一陣花香,細看之下才發現院裏牆角有幾枝雪梅迎寒盛開,那便以此事為題寫一首詩吧!”
雖然都是各書院前三十的童生,但是聽到要作詩,一些人都打退堂鼓了。最後真正入場的就五十一個人,天問書院的最多,有二十個,蔣育華等前十名都在。其他兩個書院,一個書院上了十七人,另一個書院隻上了十四個。一人選了一個案台,一邊研墨,一邊思考怎麼寫這首詩。
兩刻鍾後,陸續有人開始動筆。郭風一點也不著急,一上台就閉上了眼睛,將自己置身於李先生所說的環境裏。不少人都寫好回到座位了,郭風才睜開眼,開始研墨。每個人走後,都會有人來收走寫好的詩篇。等郭風動筆的時候,全場格外空蕩,隻剩下他一人了。
和郭風交好的人都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加油,如林森、郭吉誌。
但是有些童生卻有些不滿,也有些瞧不起郭風。六歲童生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了,特別是在童生圈子裏,傳的很快,可是還是有人質疑,有人嫉妒,所以便有人開口抱怨道,“寫不出來就不要站在那浪費時間!”
“禁聲!”萬源商會會長說道,並沒有因為郭風思考的時間久而責怪,反而阻止別人打擾郭風。之前他也沒注意到,等全場隻剩郭風一人時,他才留意了一下,一看就知道郭風才六七歲的樣子,他也想到了三個月前得到的消息,認出了郭風。盡管之間沒見過,但是六歲童生,自然被萬源商會的情報網了解過一番。想到了關於郭風的信息,他倒是有些好奇對方會寫出什麼樣的詩篇。
郭風沒有在意別人怎麼說,蘸了蘸墨,先是在紙上寫下了兩行字:雪梅,郭風。停筆稍稍思考了一下,便很流暢的寫完了四句。
寫完後便回到了座位,一個人上前收走了他的詩篇。之後,無需萬源商會會長吩咐,就有人迅速撤走了案台等物。
萬源商會會長站了起來,“現在有請參加武鬥的二十位武者上前抽簽,決定初賽對手。文鬥的結果,將會在武鬥初賽後公布結果。”
這些都是老規矩了,雖然武館也是邀請了三十位學生,但是這隻是為了不讓各方在人數上說閑話,畢竟文人是三十個。可是由於時間關係,武鬥又分為初賽、半決賽和決賽,所以,一個武館卻隻能派十位上場。對於這樣的安排,各方也同意,文鬥不如武鬥耗時,所以多點人也沒關係。
兩個抽簽桶,一個裏麵十支竹簽,都標上了一到十,抽了簽的人都現場在一旁登記,防止有人有意換簽。一個武館的學生在一個抽簽筒裏抽簽,這樣是為了防止同武館武徒之間的武鬥而造成的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