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入學首日露崢嶸(2 / 2)

“這幾日剛剛看過!”郭風不驕不躁的回答道。

“那我考考你?”汪玉宏好心提醒到。

“請學長出題!”

後麵的的本來還有些著急,對郭風有些抱怨,但聽到郭風自認為可入秀才班,不少人都放下了不滿,那些孩子好奇地看著郭風,而大人們則一臉打趣的笑容。郭風也說了這幾天才看《文初》,想來也隻是囫圇吞棗,不會有什麼深層次的理解,而郭風這樣做,在他們眼中無疑是好高騖遠。

見郭風不領情,汪玉宏也不再多說,直接出題,“《文初》中‘文之始’後麵一句是什麼?”

“孔公也!”

第一題並不難,基本看過《文初》的人都知道,這事開卷的第一句,如果連這都不知道,那就別提自己看過《文初》了。

“‘公問回,何為文?’的後麵三句。”

“回答之,字詞句段篇章,文也。公曰,吾觀書得字,觀山得詞,觀水得句,觀林得段,觀星的篇,觀天地得章!子知否?回曰,善!”

“句子背的倒是挺熟,就不知道懂了多少。方才你說‘公曰,吾觀書得字,觀山得詞,觀水得句,觀走獸得段,觀飛禽的篇,觀天地得章!’,那你覺得此句何解?”

“孔公說,我看書而識字,觀山而組詞,賞水而言句,察飛禽走獸而出段篇,悟天地而成章。”郭風說完,停頓了一下。

“這是解譯,若止於此,你不能入秀才班。”

“我還未說完。”

汪玉宏看向郭風,“切不可義氣用事,輕易作答。以你之才,半載可過童生試,成為童生。”

“謝學長提醒!”

汪玉宏以為郭風知不足而退,剛想安慰他幾句。卻見郭風再次開口,“不過,我也一點延伸想說,說錯了還請學長指出。孔公這話是指文不止是說書本知識,天地間的萬事萬物皆可成文。”

在場的老生都一臉震驚,如果是在學院學過幾年的說出這話,他們不震驚,如果一個學生專門鑽研《文初》說出這話,他們也不會震驚。但是,對於年僅六歲,而且是前幾天才接觸《文初》的孩子來說,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六歲啊,一般孩子這個年齡都還未識字,但是郭風卻已經能延釋《文初》了,哪怕還隻是一句。天才,神童也已經不足以形容他了,完全稱得上是奇才,鬼才了。

“這事我需要向院方反映一下,你先隨我進去吧!”汪玉宏交代了一下,讓其他老生繼續接待新生。留下一群震驚的老生和家長,帶郭風進入了學院。

“童生汪玉宏,求見院士!”

“進來!”隻聽屋裏傳來一陣洪厚的回答聲。

聽到傳喚,汪玉宏帶著郭風走了進去。房中,一位身穿黑袍的男子正執筆在寫字。郭風有些詫異,他以為院士會是一個老人,由於徐英慶的模樣,使得郭風有些先入為主的觀念,而且能當上院士,那個不是苦讀多年,又怎會年輕。可是他卻不不知道,在相士院的授課先生有些是純粹的讀書人,有些則是文武兼修的。而作為院士,則然要能怔住一院,又怎會不修武呢。

汪玉宏和郭風都沒說話,不敢打擾男子。過了一會,中年男子終於寫完了最後一筆。他將筆放到一旁的筆架上,抬頭看向二人,男子樣貌不算出眾,但是眉毛又黑又密,如同兩把利劍懸於眼上,哪怕麵無表情,也給人一種壓迫感。

“你前來所謂何事?”李文鷹問道。

“回院士,該生郭風,欲進秀才班。我卻去年《文初》考題問之,他已做解答,並有所延伸。學生才疏學淺,不敢妄下斷言,隻是知與先生解答相近,故前來求見院士。”

看到李文鷹的目光,汪玉宏和郭風都低下頭,不敢抬頭與李文鷹直視。聽到汪玉宏的話,有些好奇地看向郭風,郭風雖不曾抬頭,卻能察覺到一雙眼睛正審視著自己。

然後有開口問道,“他是如何作答的?”

汪玉宏聽到李文鷹問話,就把在學院門前發生的事說了一遍,重點強調了郭風與自己問答過程。

“郭風,你上前來!”

“是!”郭風上前走了幾步。

“到我邊上來!”

“是!”郭風低著頭,走到李文鷹身邊。

李文鷹伸出厚實的大手,搭在郭風肩上,郭風直覺一直暖流從肩而入,流遍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