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也!醫者,毒也!這是近古流傳下來的一段話。我們這些醫者左手為藥,右手為毒。知道為什麼嗎?”
眾人搖了搖頭,仁與毒怎麼會扯到一起。
“正因為藥草分五行,所以藥草要針對病人的小五行進行針對性用藥,但有些極為高明的醫者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以藥草部位的五行與人體五髒小五行相生相克互為作用,用以治病!但這種方法極為危險,要少用為妙!至於醫者,仁也!則正因為五行原理妙不可言,你根本不知道這藥草的五行對人體中的五髒小五行起到多大作用!甚至於有些藥草很是詭異,明明生於草木之中,缺偏偏有著極為豐富的金屬性!一個不慎便會出問題!所以就隻能進行不斷的試藥,醫者,仁心。不會讓平常老百姓當試藥人,隻好自己以身試藥!上古時有大賢為著一本百草圖,不惜嚐百草。最後誤服毒藥,以身殉道!現在我手中拿的這本書便是從百草圖發展而來,傾盡了無數祖輩們的生命!所以,身為醫者,我們應當驕傲!”
王老先生嘴角一掀,繼續道:
“毒,伴隨著醫者而出現。上古時期醫道遠沒有現今這般興盛。醫者的作用僅僅是被當成患者最後的心理安慰。如此一來,醫者救人的事故不斷。大部分人還是很理解的。但是,其中的一些貴族們就不願意了。他們自以為自己的生命是金貴的,自己沒得治,醫者也得跟著陪葬。如此一來,上古時期的醫者數量越來越少。到了近古時期,醫者轉變為醫師,他們不再故步自封,開始慢慢的在治病救人的同時,教患者及社會大眾一些醫療知識。希望能受到社會的尊重。但尊重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掙的!近古時期的一位醫師明白了這個道理,便以藥草五行克人體小五行!從而衍生出了用毒這一手段。你要我死,我便毒你!藥草在我手,左手為生,右手為死!自此後,每一位醫師在學習怎樣治病救人的同時,也必須學會怎樣用治病救人的藥草殺人!所以也就有人說醫者,毒也!同一藥草,不同用法,有著生與死的巨大差異!”
玉無雙聽得有些迷糊了,起身拱手道:
“那如何分辨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王老先生拍了拍玉無雙的肩膀:
“凡事留一手唄,傻孩子!待你再大些,見識到了其中的殘酷,你就會知道怎麼辦了,這一點我是不敢教你咯,被你爹爹發現可不得了。”
玉無雙撓了撓頭,沉思片刻:
“那王大教習,那如何分辨藥草的五行屬性呢?還有怎麼才能得知藥草的每個部位的用法。生煎、酒泡、烹煮、針刺、外敷……”
王老先生點了點頭
“看來你對藥理還是有點研究的。藥草的五行屬性極其用法,隻能通過不斷的試驗,這本書中所寫的都是無數先輩們用經驗總結出來的。用無數的生與死琢磨出來的!所以我們的醫學為經驗醫學,還遠遠沒有到醫道的盡頭,以後的路需要你們自己掌握。”
王德用將其身後的幾本《草木本經》拿了出來交給了無雙他們,道:
“現在正式開講!這本《草木本經》夠你們學一段時間的了。每一種書中的藥草我將分兩部分進行講解。先講藥理,再講毒理。藥與毒完全理解透再講下一種藥草。”
“翻開第一頁,這本書以金木水火土為大目,金為礦石,木為草藥,水為名川大河,火為世間靈火,土為世間靈土。其中以木目為主。木目以下又以草木的主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異六部,其中異部為混合五行部,其中記載了一些主屬性兩種以上的草木。現在找到木目中的木部第一種藥草,其名喚紫參,其身長七至二十一寸之間,莖方形,分枝,葉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