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樹巔上、枝葉間、那些密密麻麻將整個空地,圍成一個半圓形狀空間的人,都目不斜視的看著那團如鮮血一樣閃爍的紅芒。
那些道教的弟子,腦中也同時想起前些日子,太虛那殺入魔群,如入無人之境的殘酷手段,那鮮紅的光芒,似乎就是血腥染就。
氣氛越來越緊張,似乎已到了不得不發的地步時。突然,絕音師太一聲夾帶興奮的歡呼道:“衣兒,它跟你手中的青碧仙劍,極有淵源,所以不會傷你,不用害怕。”
秦羽衣疑惑的看了看手中劍,握著向冰獸伸了過去。
那祥瑞綠氣環繞的劍鞘接觸到麒麟冰獸的鼻子時,隻見怪獸一聲似歡呼的尖嘯,然後歪斜了臉,就像狗一樣的用耳朵來摩擦其手中的劍,果然不再有凶狠的樣子,反而顯得有點滑稽可愛。
圍觀上千人都一時愣住,隻知道看著這一幕奇異的場景。
秦羽衣隻感覺觸手之處,潤滑柔膩,它身上的毛發,竟是柔軟如絲。她同時也能感應到青碧的感覺,猶如老友重逢般的雀躍歡騰,有一種血脈相連的微妙感覺。所以她的臉上,浮現了歡欣的笑容。
李絮茹也如她一般,將飛絮劍托起,輕撫它左邊的臉頰,笑容如花。
殊不知,她那冰冷如霜的麵容,早已在正道之中,成為了不變的神話。如今初展笑容,恰似千年玄冰中盛開的繁花,加上李絮茹傾國傾城的絕美容顏,還有各色光芒的交織交輝掩映襯托下。本身也是一道亮麗無雙的風景,已經有不少修真子弟,被這絕世的姿容深深吸引,呆立當場。
空中一陣騷動,幾乎有不少人差點駕馭不了自己的法寶,從空中跌下,那周圍的樹枝也不住顫抖,似乎是承受不了這麼多人的重量就要折斷,地上的人雖沒有太失態,卻是因為已經看呆了,根本來不及有任何反應舉動……
不少的女弟子修真者,則是一臉嫉妒之色,冷眼輕斥。
忽然,奇跡再現,那狀如山嶽的麒麟冰獸,身子不住左右搖擺晃動,然後龐大的形體,居然在一寸寸的縮小,瞬間,就變成一隻隻有成年狐狸大小模樣的小冰獸,顯得可愛非常。圍繞著秦羽衣和李絮茹二人周圍不住穿梭往來,跳躍輾轉,哪裏還有剛才那種氣吞山河的氣勢?
絕音突然出聲問道:“你那柄仙劍,可是名曰‘飛絮’?”
李絮茹一愣,連忙道:“正是!”
絕音微微點了點頭,喃喃沉吟著道:“四象靈物,居然同時出現其三,莫非明日一戰,真乃天意?”
太虛早收起了仙劍,看著絕音,似有話說,卻欲言又止。
絕音道:“沒事了,都回去休息吧。”她說這話時是看著太虛,所以太虛自然立刻會意,步出兩步,高聲對著尚未回神的人道:“今日之事,僅是誤會,並非妖魔偷襲,大家都回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再聽調度。”儼然一個首領的模樣。
眾人噓聲一片,卻還是逐漸退去。
••••••
道教本部大帳。
成千上萬人已去安睡就寢,隻有這裏卻燈火通明。十幾根巨燭,將諾大的帳中照得亮如白晝。
六派首座、慈雲四僧、絕音及秦羽衣等人都在,分別圍坐。而且多了李絮茹,還有那可愛的小冰獸,一直不曾離開她二人,形影尾隨。
對他們來說,一夜不睡,絕不會影響明日一戰。
眾人都目視著圍著二人走來走去的冰獸,神色一片疑惑,太虛開口道:“麒麟冰獸,乃是上古神獸,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但是關於其更透徹的了解,我們似乎都沒有師太清晰了。”說著眼睛向絕音看來。
所有人的眼睛,一齊都看向絕音。
絕音暗自得意的一笑,她無意之間得到上古奇書,自然了解的比別人多一點,緩緩道:“天地本是無極混沌,為何有今日萬物衍生的奇妙景致?人類又是如何能從微渺的一種生物,一躍成為天地萬物之靈長?”
這本是老生常談,但是卻沒有人不在腦中思考著她的話。
太一真人道:“天地無極,是為道,道生一,是為太極。當年盤古先祖開天巨斧一劈之下,一分為二,氣化陰陽,陽氣清者上升為天,陰氣濁者下沉為地,這便是萬物的由來。”
若在平日,聽到這些話,人人都會覺得無聊,甚至厭厭欲睡。但是此刻眾人,卻都在不住的思考,因為心中疑惑,似乎與這段過往曆史有莫大的淵源。
絕音道:“天地既成,卻是洪荒沙漠,如何有今日萬物興旺的不世繁華?以及萬千生靈的息息相代、交替輪回?”
和尚玄覺答道:“這些貧僧或許知道一點。陰陽二氣化為天地之後,由此兩儀,又衍生出四象,是為地、火、水、風,這本是構成天地的最基本元素。”
“說到正處了。”絕音站了起來道:“兩儀四象,就是衍生天地世界的基本。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兩儀四象”既能創世,也能滅世了。”
眾人聽得一片震驚,太虛道:“兩儀四象,皆是不可捉摸的虛無體。天地已成,其暗藏天地之間,充斥運行,必定有其必然的運行規律和法則。怎可能毀滅天地世界?除非……”
鄭隱接口道:“除非有人能了解其運行的規則,並加以控製掌握。”
天地陰陽及四象元素,屬於創造本天地的基本所在,若有人能完全將之控製,豈非就能掌管天地、淩駕眾生之上?
誰能做到?
即使是那開天辟地的盤古,雖能將混沌無極一劈為二,卻也無法掌握其運行繁衍。有誰,能掌控天地?
絕音道:“事實是,四象成時,皆有與之對應的靈物,具有其本質的屬性,若然四物齊聚,就具有了毀天滅地的能力,也能再造世界。”
四象對應靈物?
所有人都無法理解其話中含義。所以她繼續道:“兩儀分陰陽,四象為地火水風,地者,即為衣兒手中的青碧劍,這麒麟冰獸,遠古之時就有禦水神力,自然是對應的水相。”說著她的眼睛看向李絮茹,淡淡道:“這柄‘飛絮’的來源,你為何不講與眾人聽?”
李絮茹娓娓站起身形,那小冰獸頑皮的就跳上了她所坐的椅子,其模樣滑稽而可愛。但是眾人除秦羽衣外,似乎都沒有多少的童心,她輕輕伸手,將它抱了過來。
“這事,得從江南杏花村說起。”李絮茹淡淡道:“六年多前,我修煉突破吾道‘無極長生道’第四層境之‘念物境’,所以奉師命遊曆天下修煉屬於自己的法寶。”
太虛嗬嗬一笑,傲然道:“這事我尚記得,我玄門之中,雖有不少天縱奇才,但在入道短短不足四年時間內就能一舉突破‘念物’境界的弟子,屈指可數。當時的確是我命絮茹去天下遊曆,增長見聞,對了,你自修的那柄仙劍,你是曾稟告過我,說是來自江南杏花村的靈器,隻是我雜務繁多,還不曾親見。”對於這個神宵弟子,他是一向自負而有信心的。
慈雲四僧還不顯得如何驚詫,其餘的道教五派掌門包括絕音在內,卻都暗自心驚的目注李絮茹,眼中不乏欣賞驚豔的神色。
殊不知,“無極長生道”乃是道家鎮教絕學,其術悠遠繁沉、高深莫測,隻是晦澀難明,艱辛而繁複,卻是道家弟子必修的玄術。
第一境,名曰“引氣”,是初學弟子的入門功課。道家認為,天地之間,陰陽二氣充斥,隻要能排除雜念,修身摒性,調勻呼吸吐納,就可將靈氣吸進身體,為己所用。
第二境,為“結丹”,源自道家“內丹修煉”之術,將引進體內的靈氣,在下腹丹田凝聚,往複不休、循環不息。天地靈氣無有窮盡,故內丹自煉亦有強弱高低之分。
第三境,“通絡”,既結內丹,當能自守。是故身體脈絡,自身必須盡數了解。以丹田為中轉,將靈氣導引全身,疏通奇經八脈。至此,其精神修煉就到了一定境界,可作為下一境界的起步。
第四境,即為“念物”,用純精神的念力,可以操控一些事物。到此境界的人就有了駕馭法寶的資格。
一般人到達了第三境後期,就出現了明顯的分水嶺,不能修煉出“念力”,所以隻能修煉“外功”,即為武術之類,永遠也無法調動法寶,修習玄術。
而一舉進入第四境,最少也要不下七八年的時間。但是如太虛所說,李絮茹不過入門四年。道教之中,似乎極少有人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領悟第四境的奧妙。這也是程可風等人為何入道五六年仍無法禦劍飛行的原因所在了。
越到後麵,要領悟玄術越是極為困難。“無極長生道”第五境界,為“上清境”,到此已經是出神入化般人物,超然物外,淡薄了榮辱名利,能基本運用天地自然威力,為己所用。龍麟顯然未修到此境界,但是又強調天地神力,所以才被外力反噬。
第六境,“玉清境”,能自由調動天地玄力,虛懷若穀、返璞歸真。是道家中的賢者,已經可遇而不可求!
第七境,“上清境”,所謂“上善若水”的境界,博愛天下、澤被蒼生。已經窺視天道,上達天聽,堪稱神仙人物了。
除此之外,尚有兩層境界。也就是“無極長生道”的九重天至境。分別是第八層的“長生”和“飛升”境界。隻是古往今來,這最後兩層甚至是上清境界,一直都是道者追尋的終極。尚不曾見人真正修煉到如此高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