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楓說著將翡翠硯台對準那斜射進來的光線,眾人果然見到,翡翠硯台好像一絲一毫也沒有阻住陽光的穿透,而在光線直射之下,翡翠方硯竟然散出翠綠而朦朧的暈色。
“這方硯台質地,可稱得上高冰種,甚至接近玻璃種了!”說這句話的時候知楓由衷地讚歎一聲,真心喜歡啊。
“再說水頭,其實說起來,翡翠質地評價時往往‘種水’相連,密不可分,大家請看,這方硯台通體晶瑩,極少有黑點、柳絮的雜質,而且入眼更是如膠似漿,即便沒有陽光直射也似自身泛起熒光,可以說水頭極佳,沒有半分幹、柴的味道。”
“至於產地…那啥,緬甸大家知道否?”
“不知!”
“這是一個來自古老相傳的神話…”知楓心道,尼瑪你們一問三不知,我也不知道緬甸在這個時代叫啥,我去,我編我編我編編編好了。
“…懂了麼?”不得不說知楓很耐心,終於將緬甸描繪成一個傳說中的國度,那裏盛產翡翠礦石,而根據出產之地翡翠的特點不同,又有什麼大馬坎、那木措等不同的場口。
“茶水!”知楓斷喝一聲,一把搶過下人遞上來的熱茶,張口喝個幹淨。
我擦,知楓可能從來沒覺得給一眾成年人講故事會如此累!反正,最後就是歸結到一個概念上,這方硯台產自南方飄渺世界一個叫緬甸的國度,那裏有個最負盛名的礦口,這硯台就是那裏出產的佳品。
“最後說‘老’、‘嫩’之分。”知楓再次高舉硯台,讓幾位重要人物一一過目,當然龍姆啥的就被選擇性忽略掉。
“老坑翡翠的特點,成品打磨之後,其中少有雲絮狀物,且幾乎看不出明顯顆粒,整體連成一片如水如膠,這便是所謂‘老坑料’,水頭好,種老。若是水頭不夠、種嫩者,當能看到其中有大小不一像是顆粒物排列,而且若是還有石紋,哦,就是那啥,裂痕或者雜質,其價值更是下跌不止一個檔次。”
“如今這方翡翠硯台,色佳、種好、水頭足還是老坑料,再加上這麼大個頭…這個,在下卻是鬥膽問問苗王,此物你卻是花費多少購得?”
苗王正聽得津津有味,當然很大程度上雲山霧罩,忽然被知少爺問起這翡翠硯台價值幾何,就有點發愣,不知道知楓問及此事,卻又是何意。
“似乎、好像、大概花了五兩銀子吧!”苗王媸博精益有點閃爍其詞。
知楓倒是沒聽出個中古怪來,心裏一顫,懸懸沒把這方翡翠硯台摔掉到地上。
五兩銀子?
知少爺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哦不,耳朵,我去啊,才五兩銀子嗎,擱到後世不到5000人民幣,這個,真心接受不了。
按照知楓的認知和判斷,這方高冰種起熒光帝王綠的翡翠老坑硯台,放到後世,不值一億也值大幾千萬,這個,苗王花了五兩銀子,哪兒有這麼好的事兒!
“嘿嘿,苗王千歲,敢問,這東西您是從哪兒購得!”
注:翡翠大約在唐宋年間便已經傳入天朝,在明清時代受到熱炒追捧,到了西太後慈禧時,這老妖婆最是喜歡綠色翡翠,有說法從她那裏傳下來的,翡翠以綠色為尊貴。
關於翡翠的一些知識老糊實在有點一知半解,行家看了貽笑大方,新手看了也算多少普及點知識,哈,總是有些正能量的好,拜謝大家支持正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