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媳不設防
剛結婚那兩年,我對婆婆是心懷戒備的,連媽都很少叫。然而,婆媳冷麵相對的日子實在難挨,我決定改變。
下班回家,我不再坐在沙發上等婆婆弄一桌好飯,而是主動進廚房給她打下手。婆婆雖然也如往常般讓我歇著,但當我給她遞剝好的蒜、洗淨的蔥時,婆婆還是忍不住笑了。接下來,我跟婆婆說要學習廚藝,於是,她手把手地教我。慢慢地,我能做些簡單的菜了,但還是常把雞蛋炒糊、排骨湯煲鹹,吃得老公齜牙咧嘴、抗議連聲,而一向對老公疼愛有加的婆婆此時卻站在了我這邊,責備她兒子挑三揀四不知滿足。
漸漸地,我對婆婆的那份戒備少了許多。偶爾出門逛街買新衣,看見適合婆婆的,我也會順手給她買一件;碰見婆婆拖地抹桌子,我也會在她歇息時順勢接過拖把……
一天,我提前下班回家,正巧碰見婆婆與好友劉姨在她房裏聊天兒。劉姨正在抱怨她兒媳,婆婆聽完,對劉姨說:“當老人的要有心胸,要能容人,你把兒媳當外人,處處提防她,她怎能把你當娘?”婆婆的話顯然戳到了劉姨的痛處,她反駁道:“你說得比唱得還好聽,隻怕比我還防著兒媳!”婆婆沒有辯解,而是讓劉姨看她的新衣服。劉姨摸了摸衣服大聲說:“肯定是你媳婦買的,毛糙糙的,一點也不好。”婆婆聞言搖了搖頭,勸劉姨多改改自身的毛病。
後來,婆婆告訴我,那件新衣是大姑姐買的,劉姨問也不問就一口斷定是兒媳買的,可見她對兒媳成見之深。婆婆說,劉姨對兒媳處處防備,卻責備媳婦不賢不孝,實在是糊塗。我沒有想到婆婆會這樣想。細細想來,婆婆其實一直在努力化解我對她的心結,我對她的一丁點兒關愛,她都甘之如飴。(摘自《幸福》2014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