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國元勳們的那些名門佳婿(2 / 2)

十年動亂中,葉帥受到了一次次的衝擊,他的子女也遭到磨難。鄒家華與愛人葉楚梅曾多次被批鬥。直到1970年前後,鄒家華和葉楚梅才先後出獄。

作為葉劍英的女婿,鄒家華沒有依靠嶽父的光環走捷徑,他唯一從嶽父葉劍英身上得到的,是一身正氣、一副鐵骨,以及翁婿之間的深情厚誼。他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最後官至國務院副總理。

李先念女婿劉亞洲:思維另類、個性鮮明

劉亞洲,1952年生,安徽宿縣人,現任國防大學政治委員,上將軍銜。劉亞洲的父親劉建德是個1939年參加革命的老八路,曾官至蘭州軍區後勤部副政委,戰功卓著。1968年,劉亞洲經蘭州軍區特批入伍,不久轉幹。從此,劉亞洲開始了軍旅生涯。

劉亞洲與李小林相戀於武漢大學。當時劉亞洲在武漢大學中文係學習,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在外文係念書的李小林,他們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文學。劉亞洲很欣賞李小林的才華,認為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李小林也看到了劉亞洲的潛質,認為他一定可以有所成就。共同的愛好和追求,使他們很快陷入熱戀。

大學畢業後,劉亞洲和李小林結了婚。

1988年8月,劉亞洲調入中央軍委辦公廳政治部任幹事,提升為副師職、授上校軍銜。劉亞洲思維另類、個性鮮明,他的名言“槍杆子裏出主權”、“大國以世界看一隅,小國以一隅看世界”等,在西方軍界都有流傳。

粟裕女婿陳小魯:體製之外、下海經商

陳小魯,陳毅元帥之子,1946年7月生於山東。陳小魯小時候就知道粟裕的大名,父母提到粟裕時總是稱呼“粟司令”。1962年,陳小魯在北京四中上初中三年級時,認識了粟裕次子粟寒生,並常到他家裏聚會。

1971年,粟寒生把他妹妹粟惠寧介紹給陳小魯認識,兩人開始交往、通信,不久就建立了戀愛關係。

1972年1月6日,陳毅去世,毛澤東出席了陳毅的追悼會。1974年3月,陳毅的夫人張茜的病情惡化,臥床不起。這期間,粟裕夫婦經常來看望張茜。一次,陳小魯和粟惠寧一起站到張茜麵前,告訴她他們的事定下來了。當時張茜的氣管被切開了,不能講話。她眨眨眼睛,表示了同意。在那些悲傷的日子裏,嶽父粟裕成了陳小魯精神上的支柱。

1975年8月,陳小魯與粟惠寧結婚,由於父母都已去世,婚後陳小魯就住到了嶽父粟裕家。

“文革”結束後,陳小魯決定到體製之外,去尋求一個“自由之身”。他在1991年轉業,之後下海,在商海裏涉足過多個領域。如今的陳小魯,和已退休的妻子粟惠寧,仍平靜地生活在粟裕的故宅裏。(綜合《帥府家風》、《北京青年報》、《黨史縱覽》、《新聞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