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寶爺(2 / 2)

“我還有永福呢!”鄭應才臉上不悅地說道。

老人的態度讓肖青海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不知如何應答。兩個人又沉默了一會兒。

幹坐了一會兒,肖青海看看老爺子和顏悅色,不像是不高興,就大著膽子說道:“永福是您老人家抱養的孩子。小支雲做您的幹兒子,其實都一樣。我總覺得多一個人照顧您總比少一個強。再說,支雲天賦很好,您的一生所學肯定能夠在他的手上發揚光大,所以就產生了這個想法。如果您老人家不願意……”

肖青海看著鄭老師的臉變的有點嚴肅,心裏七上八下,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一會兒沉默過後,鄭應才開口了:

“唉!讓我再想想吧。”

“看來有門!”肖青海提到喉嚨的心一下子放下了!但他覺得這個時候不能再說下去了,便起身告辭:

“您老想想再說,這也是件大事。我就不打擾了,您早些休息。”肖青海說罷就起身準備出門。

“你回吧。”鄭應才坐著沒動,隻說了三個字。

肖青海走後,鄭應才躺在了床上。老人此刻的心情也很複雜,膝下無兒是他多年的糾結,後來撿了一個孩子自己養著。為了孩子將來能夠幸福,他給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永福。這些年,他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長大,並盡心地將自己釀酒的技術傳授給他。永福忠厚老實,但就是學東西慢一點。經過多年的培養,永福雖說不是很出色,但進步還是不小。因為酒師很缺,榮和燒坊就來向鄭師傅要走了永福,永福就在榮和燒坊當了掌火師(酒坊裏的技術負責人)。因為沒有親生的兒子,這些年也沒有遇到過一個好苗苗,他也就沒有往這方麵去想。自從看到張支雲這個孩子之後,他就萌生了把他培養成一個優秀傳人的念頭。但鄭應才做人非常嚴謹,他是不會輕易做出決定的。於是,他就利用一切機會對這個孩子進行考驗:考驗他的智商,考驗他的能力,考驗他的吃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他的人品。經過一年多的考察了解,老人心裏已經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隻是苦於不知如何來成全這件事。今天肖青海來了,給他鋪了一個台階,老人的心裏其實是很高興。但為人持重的鄭應才不可能表現的那麼輕率,才給肖青海留下了再來說合的伏筆。

那肖青海離開鄭應才的房間後,心裏也是非常高興的。鄭師傅不多的兩句話,已經表明了他的心思,看來自己的觀察是沒有錯的。於是,他決定明天晚上再去一趟,盡力將這件好事促成。

第二天一天,他什麼也沒有說,按部就班地做他該做的事兒。

張支雲看到肖師傅一天都沒有對他說什麼,心裏七上八下。是不是鄭師傅沒有同意?是肖師傅還沒有和鄭師傅說?他的心裏雖說很擔憂,但卻不敢去問肖師傅。

因為此事沒有敲定,肖青海當然不會給張支雲說什麼。

下午收工之後,肖青海隨便吃了點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他在考慮今晚該不該去見鄭師傅,考慮如何和鄭師傅說起此事。想了一會兒,他覺得還是趁熱打鐵,今天晚上就去見鄭師傅。

吃罷晚飯,肖青海便去了鄭師傅的宿舍。

進門之後,肖青海看到是鄭應才的臉上是一種平時很難看到的笑容,他鬆了一口氣,便坐下來和鄭師傅商量。

兩個人在一起商量了一會兒,鄭應才答應了認張支雲這個幹兒子。肖青海長長地吐了一口氣,這件事總算是定下來了。

隔了幾天,在肖青海的主持下,鄭應才和張支雲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認親儀式。

張支雲認了一個寶爺,有了一個爹,這在他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說是一個新的裏程碑。他的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幹起活來更覺得渾身是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