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軍壓境的時候,台灣的司馬懿突然廢掉了曹丕,向呂鵬提出歸順,但他提出了一個條件——讓呂鵬封自己為晉王,台灣高度自治,名義上歸屬大唐,但卻不歸大唐管轄。
這樣的條件,被已經厭倦了戰爭的將士們接受,在當時人的心態中,中原已經一統了,就等於宣布戰爭結束了,繼續發動戰爭,我就是為了拿回一個偏僻的小島,這實在是不值得,尤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那些偏僻的島嶼都被人認為是不毛之地,是可有可無的野蠻之地,中央政府根本就是鞭長莫及,正所謂有他不多無他不少,在為這個小破島子而興師動眾,那就是窮兵黷武。
但是呂鵬堅決的否定了所有人的這種想法:“我的同誌哥,大漢的土地無限遼闊,這不假,但是大漢的土地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凡有曾經被大漢統禦過的地方,都必須回歸大唐,絕對沒有法外之地。”然後遙望南方,語音堅定的道:“凡是受到漢文化影響,都將是大唐的疆土,凡是大漢族人腳步達到的地方,必須畫在大唐的勢力範圍之內,西麵的高山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南麵的***不能阻擋我們進取的決心,星辰大海,日月照耀的地方,必須掌控在大唐手中,將所有可能威脅大唐幾百幾千年的可能,都必須殲滅在萌芽之內,台灣必須統一,絕對不給兒孫留下任何後患。”
在呂鵬的堅持之下,三次攻台大戰讓大唐的將士死傷累累,但依舊沒有阻擋住呂鵬登上台灣島的腳步,最終在大唐四年,大唐的旗幟高高飄揚在台灣島的五指山山頂,宣布這個島嶼,成為了大唐一個州郡。
司馬懿和他的家族泛舟海外,改名換姓為林,從此杳無音訊。
但在大唐1865年,有一個姓林名肯的家夥,在一個叫美洲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叫美麗的國家,他追認司馬懿為美麗國家的始皇帝。
當時大唐的皇帝,大唐第64世立刻向內閣提請,討伐這個司馬懿的餘孽。
當時內閣堅決的否定了這種勞師遠征,認為這純屬是吃飽了撐的。但這時候,64世皇帝拿出了大唐第一皇帝的遺詔:“我的後世子孫,如果發現有個叫美利堅的國家出現,必滅之。”然後這個皇帝就堅定的道:“現在出了一個美麗的國度,不過是他們自己取名字的時候忘了寫一個字,那好吧,我作為皇帝就給他加上,按照太祖的要求,我們必滅之。”
這時候皇權和內閣已經徹底的分離,皇權已經成為一種國家的象征,內閣才是這個國家的真正的組織機構,但是對於對太祖的尊重,大家認為不妨打一打,反正這些年也太平過了,就當是舒活舒活筋骨。
於是大唐對那個叫美麗的國家進行了滅國之戰,當時那個***哭著述求:“你們太祖要滅的是美利堅,而我叫美麗,這就好比,熊貓和貓熊根本就是兩種東西,我冤不冤啊。”
“你似乎是很冤,但我們要遵循太祖遺照,你不要說你的名字叫美麗,不管任何帶著美字或者是麗字,或者是堅字的國家,我們都必須將它滅掉,這一點絕對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