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河南民俗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困境
文化論壇
作者:吳隆基
文章來源:2012年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5
項目名稱: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民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產業轉化
摘 要:進入21世紀,河南經濟社會各個方麵都快速發展。但河南民俗體育文化的發展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很多民俗體育項目都麵臨著滅絕的危險。文章分析了當前河南民俗體育文化傳承的製約因素和發展的困境。主要有:傳承性方式製約、政府保護力度薄弱製約;功力化思想、外部環境異化、民間認同感減弱等。
關鍵詞:河南;民俗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困境
[中圖分類號]:G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1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西方體育文化逐漸向全球擴散,這在給世界各地帶來現代文明與現代體育文化的同時,也不斷地吞噬著全球古老的民俗體育文化。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曆史文化底蘊豐厚。受著黃河流域燦爛的人類文明和中原悠久的曆史文化的孕育和影響,河南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體育文化。
一、什麼是民俗體育文化
民俗體育文化,通俗地講,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和時空範圍內,由一個或幾個民族在其居住地的日常生產活動中慢慢形成,或依賴民俗節日而生存和延續,與健身、娛樂、競技、表演有關的一種集體的、模式化的體育文化形態。民俗體育文化,來源於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當,存在於和活躍於各種民俗節日慶典活動之中,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民俗體育文化,是民俗文化中特色鮮明的文化之一。
二、河南民俗體育文化傳承的製約因素
1.傳統的傳承方式製約著河南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
自古以來,民俗體育的主要傳承方式就是通過“師傅帶徒弟”、“言傳身教”等,一代代往下傳。但是,現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改變了很多人特別是農村人的生活方式。生產力的發展,是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特別是農村年輕一代,都逐漸進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真正在農村生活的人群大大減少,直接導致很多民俗體育項目的傳承受到威脅。進入城市生活以後,特別是年輕人,接受的都是現代的思想文化,他們對傳統文化逐漸失去興趣,對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越來越不願意繼承,這就嚴重製約著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導致很多民俗體育項目麵臨滅絕。比如新野猴藝、吹糖人、捏麵人、石猴工藝等。
2.政府保護力度薄弱製約著河南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
進入21世紀後,河南的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國家中原崛起政策和中原經濟區建設開始後,河南的經濟社會發展更為迅速。經濟的發展導致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地方政府的政策也是以發展經濟為主,對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重視不夠,尤其是民俗民風的文化。對民俗體育文化而言,很多民俗體育項目活躍在民俗旅遊或體育旅遊當中,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當地政府給予大力支持。一些目前經濟效益相對較低其曆史價值與傳承意義非常高的民間民俗體育項目卻得不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護。特別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民俗民風資源非常豐富,民俗體育項目豐富多彩,但是,由於地處偏遠,再加上政府的保護力度相對薄弱,致使很多民俗體育項目被人民逐漸淡忘或直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