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網絡詞彙的造詞法(1 / 3)

淺談網絡詞彙的造詞法

語言研究

作者:劉佳琦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詞語也是層出不窮。本文根據網絡詞語的實際發展情況,結合現代漢語的造詞方法,對漢語網絡詞彙的造詞方法進行了歸納研究,最終總結出引申法、修辭法、摹聲法、縮略法、字形法、疊詞法、說明法、符號法、外來語音譯法和綜合法共十類。網絡詞彙的發展變化,表明了當代社會對網絡文化的接受和對其社會價值的肯定。

關鍵詞:網絡詞語;造詞方法

作者簡介:劉佳琦,女(1991-),遼寧鐵嶺人,學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H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2

隨著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一種新穎的漢語詞彙模式--網絡詞彙,也在悄然進入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網絡詞彙是在互聯網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語言或文字,與傳統語言相比,它更加形象化、個性化、簡約化和創新化。網絡詞彙是時代的必然產物,極大地推動了語言的變化發展。

一、網絡詞彙的分類

網絡詞彙從內容上可分三類。一是為網絡領域的專業詞彙,如下載、回車、木馬和硬盤等;二是網民在網上聊天或在線評論時創造並被廣泛流傳的詞彙,如好滴、大蝦、有木有和鹵煮等;三是以網絡作為傳播媒介而開始風行的詞彙,如網蟲、屌絲、高富帥和白富美等。從形式上可以把網絡詞彙分為三類。一是漢字詞,如露珠、超級解霸和爆吧等;二是非漢字詞,如OICQ、TNT和CS等;三是漢字與非漢字相結合,如美L帥G和結8等。網絡詞彙雖然基本也是由漢字組成,但是其產生組合的方式十分靈活,與傳統詞彙有較大差別。為了準確理解與把握新生的網絡詞彙,有必要對其的造詞方法進行研究。

二、網絡詞彙的造詞法

網絡詞彙的造詞法主要分為八大類:

(一)引申法

引申法就是指運用現有的語言材料,通過意義引申的手段來創造新詞的方法。這種方法在網絡造詞中運用非常普遍。

1.對漢語詞彙的正麵解釋引申。如“汗”原意是指人體在運動或其他因素下通過皮表毛孔排出的液體,網絡詞語中則用它來指對他人說的話感到羞愧和無以言對;再如“領導”原意是指主管或指導,在網絡中則用它來指自己的妻子。

2.對漢語詞彙的另類解釋引申。如“偶像”原意是指崇拜或仰慕的對象,在網絡中則常常用來指代嘔吐的對象;如“白骨精”原意是指名著《西遊記》中的妖怪,在網絡詞語中則用來指代白領、骨幹和精英;再如“蛋白質”原意是指一種營養物質,在網絡中則指代笨蛋、白癡和弱智,具有典型貶義色彩。

3.通過改變詞性來產生新的詞語。這樣產生的新詞因詞性的改變導致詞語意義的變異,但是又是在原義的基礎上引申出新義,新義與原義之間是有關聯的。如雷本是名詞,在現代漢語中是指閃電通道急劇膨脹產生的衝擊波退化而成的聲波,表現為伴隨閃電現象發生的隆隆響聲。網絡詞語中則是動詞,指形容某人的言談或行為讓人感到很無語,很無奈,很“冷”,使人產生一種被驚嚇到的狀態,俗稱被“雷”到了;再如“紅”在現代漢語中是形容詞,但是在網絡詞語中則被用作動詞,如“貼吧被紅了”指貼吧出現大規模暴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