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和策略探討(1 / 2)

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和策略探討

教育論叢

作者:賀宏

摘 要:本文從社會需求,學生需求,教材選取和教學方法應用等四方麵入手分析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現狀,進而從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兩方麵探討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教學方法和策略

作者簡介:賀宏(1983-),女,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助教, 學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01

一、引言

趙秀紅, 聶建中(2009)和李英,閔尚超(2010)分別對近十年刊登在國內十種主要外語期刊上有關英語口語研究的文章進行檢索統計,結果顯示英語口語研究在研究對象方麵忽視了對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研究。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渠道之一,而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思路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尤其是口語方麵的教學研究是必要的。本文將通過分析高職英語口語的教學現狀來探討適合高職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二、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高職高專教學的目的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型人才,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以應用為目的”的原則。而英語口語教學作為打好英語語言基礎和培養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部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社會需求分析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所學的知識在日後的工作實際中得以應用,因此對高職高專英語口語的社會需求分析相當重要。社會需求分析可以幫助教師更多地認識和了解未來的工作情景對學習者語言技能的要求,從而更為有效地製定教學大綱,編寫教材和實現教學目標。趙秀紅, 聶建中(2009)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學者在英語口語研究方麵更為偏理論研究,而缺乏對英語口語學習的社會需求分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更多地趨向於書本教材的講解而和學生未來的工作需求相偏離。

2.學習者需求分析

Tom, H和Alam, W(1987),指出需求分析包括目標需求分析和學習需求分析。目標需求分析是對學習者未來遇到的情境的分析,從目標情境的視角來確定學習者要學的知識和技能,即學習者的學習內容。學習需求分析是從學習者自身的情況出發,解決如何學的問題。學習者的年齡、性別、學習動機、情感態度、現有的學習設備、學習者的認知偏好等因素都會影響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而目前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所謂的備課仍然著重於書本知識的準備和語法知識點的講解,忽略了備學生的部分,比如學生的興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和看法以及學生的口語表述過程中的思維特點。

3.教材選取

高職教學注重的是“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因此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高職英語口語教材數量較多但是缺乏係統完善實用的教材。多數教材隻注重對口語表達方式的羅列而忽略了學生口語表達的實際應用以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規律。

4.教學法應用

目前, 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仍然多以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較少,尤其是在大班授課過程中,情況更是如此。口語課上多數教師的教學模式是根據教材給定討論話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後派代表發言。這種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氣氛沉悶緊張,主動發言的學生很少,而且學生參與課堂發言的時間有限,發言的覆蓋麵不夠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課上沒有得到鍛煉,口語學習的效果無法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