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養老市場蛋糕還很大
2014以房養老不等於放心保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數眾多,養老的經濟模式主要是子女贍養、退休金、社保金。家庭在傳統中國人眼中,仍舊是心靈寄托;老伴,仍然是陪伴自己度過晚年的最佳伴侶。
家庭養老、社會機構養老、自我儲蓄養老是常見的幾種養老方式。對於住宅及住宅環境的需求,安靜,清潔、通透,綠化好,服務設施齊全,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價位合理,這都是大家共同的期望。另外還有部分市民希望樓層低,社區人文氣息濃厚。即綠、靜、美、安。
對於養老機構的價位,60.87%的人選擇1000-2500元/月。1000元以下/月13.04%,2500-5000元/月13.04%。8000元以上/月8.7%,5000—8000元/月4.34%。在選擇養老機構時,國人最關心的因素,依次為:服務態度、服務質量、人文環境、硬件設施、交通便利、服務價格、綠化環境、品牌信譽、地處郊區、地處市區。
據調查,麵對養老問題,市民最擔心的,就是資金不足。其次,是對養老機構和養老政策的憂心。“房價高.養老機構服務片麵追求經濟利益,缺乏人文素養和關懷。”“社會養老機構太少,個人養老機構還不完善,缺少監管的力度.政府對個人辦養老院應該給予提倡和引導。”“國家對於養老具有哪些政策,養老金是否安全,養老金的發放是什麼流程必須要很清楚明白而且簡單。”這都是調查中,市民給出的意見和建議。另外,空巢問題,怕子女壓力過大,也是一些老年人所擔心的。
目前,國內各大城市的住宅開發,皆以中青年消費群體為主,針對老年人開發的項目可謂鳳毛麟角。調查結果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城市,存在著一批占當地老年人口總數近6%以上的中高收入老年群體,這些老年人認為現在的養老環境,無論從居住條件,還是養老服務水平上,都不能滿足他們日益提高的養老需求,因此,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老年社區市場,將有很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