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祁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1 / 2)

宋祁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

國學

作者:孫聚成

名人和普通人永遠不一樣,當他們誕生來到世間,便會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同時誕生。作為大宋名人,宋祁自然不能例外。相傳宋祁兄長宋庠出生時,其母夢見有一朱衣人遺其一顆大珠,受之並置於懷上,醒來後仍覺有珍珠在偎懷裏的溫暖。後來又夢見前番朱衣人再次前往,懷揣一部文選送給宋母,遂生宋祁,因此,宋祁小時候被鄉裏稱作為選哥。

宋祁少時家境寒貧,過著數米為炊的日子,無錢買書,隻能四處向鄉人求借而讀。但兄弟兩人天資聰穎,在家晝夜刻苦學習,終習得滿腹詩書。北宋天聖二年(公元1024年),27歲的宋祁與29歲的哥哥宋庠一起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在殿試時,主考官將宋祁定為“狀元”,但垂簾聽政的劉太後不同意,她認為做弟弟排在哥哥之前有違禮節,於是將宋庠定為“狀元”。結果哥哥宋庠是欽點的狀元,弟弟宋祁是考取的實至名歸的狀元,哥倆便有了“雙狀元”的美譽,時人稱宋庠為“大宋”,宋祁為“小宋”。“二宋”從此名揚汴京。

宋祁入仕後,先後任複州軍事推官、國子監直講、龍圖閣學士、史館修撰、知製誥、三司度支判官、工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等職。無論在哪個崗位上,狀元宋祁都展現了自己的滿腹才華,工作幹得有聲有色,成績更是出類拔萃。

作為狀元,具有真才實學的宋祁眼界寬廣而犀利,在大宋的政治舞台上,宋祁充分地展現了自己的政治才幹。他在主管大宋財政工作時,曾上疏皇帝,提出自己的治國良策。他在全麵分析國家財政情況後,提出了著名的消除“三冗”和“三費”的主張。宋祁認為國庫虧空的原因在於“三冗三費”,三冗即冗官、冗兵、冗僧,三費是道場齋醮、多建寺觀、靡費公用,主張裁減官員,節省經費。這個主張為減輕大宋朝廷的財政負擔,維護正常的經濟運轉做出了貢獻。宋祁還上疏《三患論》,直言“人主不斷是名亂”,提出“與賢人謀而與不肖者斷,重選大臣而輕任之,大事不圖而小事急,是謂三患”,對改革朝政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宋祁的《論河北軍備》上疏中,還可以看出他對軍事的精辟見解。

作為一代才子,和大宋的許多文人墨客一樣,宋祁不但熱愛生活,還更懂得怎樣享受生活。宋祁入仕後,在晏殊的載培下,仕途順暢,過上了富貴奢華的生活。當時大宋天下太平,在老師晏殊的熏陶下,宋祁也熱衷詩酒歌舞,喜歡享受,主張“行樂還須年少”,他經常在府邸大擺筵席,晝夜狂歡。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宋景文好客,會飲於廣廈中,外設重幕,內列寶炬,歌舞相繼,坐客忘疲,但覺漏長,啟幕視之,已是二晝。名曰不曉天。”宋祁的這種燈紅酒綠的生活經常遭到哥哥宋庠的批評。當時朝中也有其他官員對此不滿,如名臣包拯任禦史中丞時,就對宋祁的奢華糜爛生活非常反感,曾經多次彈劾和批評他。包拯正任三司使時,朝廷要提拔宋祁,包拯堅決反對,結果使宋祁的提拔落了空。盡管批評連連,但是宋祁還是不改初衷,照樣輕歌曼舞作樂。

工作休息之日,宋祁更喜歡的是呼朋喚友,到郊區遊玩。麵對美麗的大自然,宋祁往往會詩情大發,留下精彩的篇章。從他的《錦纏道》一詞,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人間美景:“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 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裏人家有’。”這首詞緊緊圍繞郊遊這一主題,既描繪了桃紅柳綠、花鳥明麗的春日景色,又聲色俱全、淋漓盡致地抒發了郊遊宴樂的豪情逸興,字裏行間洋溢著對春日景色的迷戀熱愛之情,表達了對郊遊宴樂生活的向往讚賞之意,這是宋祁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的真實寫照,更是他熱愛美好生活情趣的自然流露。

宋祁曾經被仁宗皇帝任命為四川太守。四川本來就是天府之國,曆來民間富足,歌舞升平,宋祁的到來,讓四川的休閑娛樂活動更進一步。懂生活、會生活的宋祁到任四川,如魚得水,他不但帶頭吃喝玩樂,還開設了一些新項目,使川地成為人間樂土。蘇軾在他的《次韻劉景文次元寒食同遊西湖》一詩的自注中說:“成都太守,自正月二日出遊,謂之遨頭,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新年開始,宋祁就帶領百姓開始休閑,一玩就是三個半月。那真是盛況空前啊!吃喝玩樂之餘,宋祁還遍訪民間,通過實地考察,記錄四川諸多物產,寫出了一本極有曆史價值《益部方物略記》,真實地記錄了四川的富饒物產和美味餐飲。把工作與休閑完美結合,認真工作,盡情享受,這就是宋祁的生活態度,這樣的生活態度倒也讓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