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通天路(1 / 2)

呂浩拍拍李雲軒的肩膀道:“不錯,正是滴血認主。怪老頭用心良苦,能讓他幫助的凡人弟子可沒幾人。”

“滴血認主,”說白了,就是與一件無主之物進行主仆契約的認主形式。

呂浩倒是有問必答,直到二人不再提問才道:

“既然你們沒有了問題,就一同去我剛才說的那個好地方吧!那個地方清風淡雅,景色怡人,別具一格。隻要去過一次,將會把它牢牢的刻在心裏。”

呂浩淡淡的說著,好像他嘴裏的那個好地方真是人間仙境似的。在李、楊滿心向往之時,呂浩眼中卻是閃過詭異般的神色。

接著又道:“不過呢!有一個小小考驗須得你們用心去過。隻有順利通過了,才能成為內門一員。”

聽說小小考驗楊林也沒在意,反而心生向往。剛來重陽門便聽呂浩說過,新弟子有一次加入內門的機會。

李雲軒卻是心裏一沉,暗想修真界的小小考驗恐怕沒那麼簡單吧!

他倒是沒問呂浩相關考驗內容,即來之,則安之。

隨後,二人隨呂浩一路走來

不得不說重陽門非常之大,依山而建,成椅子形狀,三麵抱山。區區三千之眾紮居此地修煉,便顯人煙稀少。

重陽山資源豐富,地域遼闊。前輩大能們更是精心布下錘煉弟子的場地,從簡到繁,別出心裁。

說是本門人才濟濟並不誇大。加上重陽門挑選弟子精益求精,更是吸引了諸多一心向道的青少年。

李雲軒多少聽到些消息,故爾非常珍惜此次機會。若能進入內門,不僅有個獨立的地方修煉,而且自己的秘密也不會輕易被人發現。

他打小跟隨青雲尊者長大,生性較比同年人成熟很多很多。加入內門他是事在必行,正因如此,即將麵臨的考驗讓他如臨大敵。唯恐不能天遂人願。

畢竟外門與內門的差別,可不是一星半點那麼簡單。

約半個時辰的功夫,二人跟隨呂浩來到一片樹林邊。說是樹林也不盡然,以李雲軒的目光看來,零零散散的樹木確實樹林不假。奇怪的是,他不但沒有發現一條可行的路,而且有些虛無縹緲的感覺。

“兩位師弟莫急,你們看到的隻是一個幻境而已。”

呂浩說著,手中多出一塊和二人無異的玉牌,舉手輕輕一劃,眼前景象驟然一變。一片翠綠油然的樹林浮影而出,濃濃的清香迎麵撲來,沁人心肺。一條小路猶如天降,把整片樹林分作兩半、橫穿其中。與剛才的情形迥然不同。

修真者的法術看的二人已經麻木了,本能的隨呂浩進入樹林。

楊林好奇回頭來看,嘴巴張的大大的,驚愕地發現走過的路又陷入朦朧中。兩旁的樹枝吱吱喳響,嚇得緊跟呂浩,生怕被不明物吞沒。那就真成了“出山未捷身先死,黃泉路上無故人。”

終於走出了樹林,李雲軒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原因無他,在他身前十米處,一個深不見底的幽幽深穀斬斷了他的前路,用懸崖絕壁形容似乎都有些微不足道。

走近一觀,麵前是條寬約三十多丈的深淵,兩麵筆直光滑的陡壁遙遙相望。

對麵,視線內,同樣是零散的樹木,模模糊糊,不用說,和剛才一樣也是一個幻境。給人的感覺,就像與剛才的樹林渾為一體,被人用劍從中間斬斷。

更為驚詫的是,深淵陡壁整潔光滑,垂直而下,沒有一絲瑕疵,縱使精心打磨也沒法達到這般效果,真是巧奪天工,僅生所見。

唯一通過對麵的途徑,隻有腳下的兩道鐵索。

隻見兩道手腕粗的鐵索與深淵的地表麵持平,不知用何法術嵌入其中。兩道鐵索中寬一米,與對麵相連。

僅僅隻是視覺反饋就畏由心生。短短三十餘丈,道盡了“盡在咫尺、遠在天涯”的本質精髓。

一般所見,都是在距邊緣一米外豎起兩根樁,拇指粗的繩索連接兩端,繩索高度至腰,便於手扶。

這個倒好,直接與地平麵持平,還是手腕粗的鐵索。最重要的是,兩道鐵索中間空空如也!根本沒有供人踩踏的物體。

而且,每隔一米左右,就有一米的鐵索上麵布滿鐵刺,像刺蝟一樣。在陽光的拂照下,寒光四射,直懾心田。

不愧是修真者的傑作,凡人集一身智慧,舍幾代兒女也望塵莫及。李雲軒默默想著。

忽然,他與楊林同時意識到了什麼!很有默契的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出濃濃的恐懼。

心裏霎時明了,難怪呂浩說去個好地方的時候表情頗為怪異。如果沒猜錯,這裏就是呂浩說的小小考驗吧!

可是,此景觸目驚心,聞著心恐,見著腿軟。凝視片刻,便能直接摧毀強者的驕傲和弱者的心靈,更不要說橫渡過去。

感受著從下麵吹起的陣陣陰風,嚇的二人毛骨悚然,心驚膽寒。急急慌慌的連忙後退。就連整張臉都瞬間黑了下來,比那四月的天空還要陰暗。內心也如銅鈴一般,搖的亂響。

他們知道,如果眼前就是考驗的話,內門將和他們檫肩而過,回頭隻能從外門弟子慢慢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