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俠(2 / 2)

就這麼一會功夫,那門外送客的小廝回來了,福生便吩咐道:“拿筆墨來。”

小廝一愣,乖乖鋪好宣紙,用清水研了墨,福生大筆一揮,寫下一行大字。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無信而不立。掌櫃的寫得好!”小廝拍手讚道。

福生終於鬆了口氣,又吩咐道:“把這幅字裱起來,掛到正門口。”

至於銀樓掌櫃是否能秉持誠信將生意越做越大,這是後話暫且不談,此時的李長安,已攜著四塊璞玉從老北齋後門走了出去。

依舊按照之前的法子回了城南,李長安帶著四塊嬰兒拳頭大小的璞玉回到家中,此刻離午時尚早,他正要出城,一陣嘈雜聲卻由遠而近。

先是李長安認識的曹老漢過來了,帶著其他幾個街坊鄰居,用白石灰在李長安家門邊劃了塊地,曹老漢道:“就是這兒了,在這上香。”

隨後又有一幫人,帶著長凳、方桌,還有竹竿和草席子。

為首的是韓老太,趙二嫂也悻悻跟在後邊,曹老漢身邊有人笑說:“趙娘子,往日當數你最瞧不上李長安,今天怎麼也跟來了?”

說罷,旁人也跟著嘻笑,趙二嫂一張肥臉臊得通紅,狠狠擰了她丈夫一把,趙二嫂丈夫疼得倒吸了口涼氣,對周圍人等賠笑道:“這不來賠罪了麼。”

韓老太也說:“這回給長安立位,趙娘子也出了不少錢呢。”

眾人這才沒再拿趙二嫂說笑,把竹竿在院邊捆架好,用草席子把上頭遮蓋了,下麵放方桌長凳,方桌放上李長安的靈位,靈位前擺了個嶄新的香爐,旁邊放好香燭紙劄。

李長安在一旁搖頭失笑,自己看著自己的靈位,這感覺怪異得叫人說不上來。

眾人卻還沒弄完,韓蘇兒從頭到尾一直吃力地抱著一塊紅綢蓋住的木匾,這時才被揭開了,被曹老漢指揮著他兩個兒子掛到李長安院子的門楣上。

曹老漢二兒子踩上凳子時卻腳一歪,一個趔趄沒站穩,那木匾便向下墜去,曹老漢大兒子雖然本來舉著木匾另一角,但一時間也抓不住。

眼看木匾就要掉下,旁人沒來得及反應,那木匾卻被什麼拖住了一樣,在半空中懸停住了,曹老漢的大兒子一愣,便抓牢了木匾一角,他弟弟也趕忙抬住另一角,將木匾重新扶正原位,但剛才的詭異情形,卻被所有人都親眼瞧見了。

他們看不到的李長安,此時卻就站在門下,站在曹老漢的對麵,收回了扶住木匾的手。

曹老漢怔了許久,隻當是自己看花了眼,隨後才仰頭望那木匾點頭說道:“不錯,不錯。”

邊上的王木匠道:“我連夜趕製這麼大塊匾,連上材料才收了一兩銀子,沒賺半分錢可還虧了。”

韓老太已點起一根香,對韓蘇兒道:“蘇兒,去給長安大俠上香吧。”

隻見那木匾上,寫著的便是“長安大俠”四字。

當日在菜場有人向李長安扔菜葉,今日卻有人給李長安送匾,原來人心中還有一把秤在,有惡的自然也有善的。

李長安看著眾人上香,餘光忽然瞥見兩道青影,他轉頭一看,不遠處的巷口站著身穿青衣的一男一女,正看著眾人上香的地方,不知在說些什麼。

吸引李長安注意的是這二人腰間都有佩劍,因為大承國的廢兵令,庶民私用兵器是要論斬的,這二人竟都帶了劍,想來不是常人。

李長安心中一動,走到這二人身邊,靠近到十步距離時,那青衣少女卻眉頭一皺,朝他的方向看了過來。

李長安訝然停步,心道:“難道她看得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