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挑唆(1 / 2)

丁琳一瞬不瞬地看著陳頌的側臉,從河麵吹來的夜風帶著冰涼的濕氣,讓她不禁打了個哆嗦。

事實一旦被承認得如此直接便會讓人本能地覺得虛假。

人心,就是如此多疑。

丁琳回到旅館時,舒靜語正蹲在客房門口逗著旅館主人養的小黑貓。丁琳一直覺得貓的尾巴不夠柔軟,細細長長的一條就像麻繩一樣,尤其眼前這隻小黑貓應該是剛剛修剪過毛發,一根根黑色的短毛直立著,看起來就不夠溫和。

丁琳蹲下身子,試探性地碰了碰貓的尾巴,果然有些紮手。

“這貓的眼睛有點嚇人。”丁琳繞到舒靜語身後,看著小黑貓黃橙橙的眼睛訕訕地評價。

“你不用害怕,她的爪子上被帶了手套,傷不到你。”舒靜語又繼續逗了一會兒,才有些不舍地拍了拍小貓的腦袋讓她走了,“你剛才去哪了?”

“晚上吃的有點多,所以到河邊逛了逛。”丁琳坐在床邊,伸長手臂把床頭控製空調的按鈕調高了些,“我還遇到陳頌了。”

“他也去河邊了?”

“嗯,坐在尼亞加拉河河邊眺望了一下紐約州。”丁琳轉過身對著舒靜語笑了笑,“沒想到這距離美國那麼近。”

紐約是什麼樣子呢?對它的全部印象都隻停留在電視新聞的評論上。繁華的、蒼涼的;疲憊的、慵懶的,永遠車水馬龍的街道和步履匆忙的行人。那是全球經濟的命脈卻也同每座貧窮荒僻的村落一樣,會打雷、會陰天。那裏,鮮明地展示了富饒和貧苦;前衛和落後。那裏融合了全部的善惡美醜,卻也把一切都囊括在最心髒的位置,隻有那裏的人才體會得清楚。

所以,身為局外人的自己,連仰望都找不到角度。

那裏是最向往的遠方,卻也說不出與腳下的土地究竟哪裏不一樣。

“近又有什麼用。”自言自語的話聽起來就好似歎息。

丁琳沉默了片刻,轉過身正對著舒靜語一臉嚴肅地正襟危坐:“我剛剛和陳頌討論了一下以後去向的問題。像我們這種選擇來加拿大的,多半是抱著移民的心情來的。可加拿大畢竟和美國不同,這裏地廣人稀,大城市就那麼幾個,每年想移民的人那麼多,哪裏就能輪到我們了。”

“這和去美國做交流有什麼關係。”

“整個北美的大學都可以互相轉學分,更何況皇後還和那麼多大學有合作。我雖然喜歡加拿大,但我也不想畢業就失業。我在想著,會不會去美國做交流其實是最好的辦法,到時候選一個當地的大學,轉了學分,畢業後拿幾年美國的工簽。就算最後沒有移民,這幾年的時間賺的也比死磕在加拿大多。”

舒靜語聽得有些發愣,半晌才眨了眨眼:“其實,我一直都覺得美國的發展機會比這裏要好得多。”

欲望就像埋在土地下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生根發芽。

聖誕期間的濱湖尼亞加拉就像小時候那些色彩繽紛的連環畫,鮮紅翠綠的裝飾配著皚皚白雪,加之一幢幢童話般的別墅,好似可以將整個世界浸潤成一個恬靜版的迪士尼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