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那裏的天空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形象貼切的比喻讓這天空更美了。再讀。(評價:繪聲繪色 )
課堂上及時運用成語進行評價,著力促成評價的到位,精準,在確保評價有效和高效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成語的熏陶,不失為一舉兩得之舉。
二、於教學生發點處送詞
《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豐富語言的積累。而在語言積累中,詞語積累應該是積累之首。故而,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量的送詞,可以豐富詞彙量,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
如理解了“注視”這個詞語後,可啟發學生寫出表示“看”的意思的詞語,如“俯視、仰視、瞧、盯、瞥”等。采取多種方式擴詞,信息量大,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
課堂教學中,圍繞教學重點進行換詞、仿詞、一詞開花等多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變式遷移中理解、積累進而靈活運用。教學《螞蟻和蟈蟈》一課時,相機理解“滿頭大汗”一詞:
師:什麼叫“滿頭大汗”?你什麼時候會滿頭大汗呢?
生:體育課上,我運動後滿頭大汗。
生:我鍛煉身體跑步後會滿頭大汗。
師:你的滿頭大汗是因為運動,可小螞蟻是因為什麼而滿頭大汗的?
生:因為搬糧食。
師引讀:是啊!天氣真熱!小螞蟻頂著烈日,有的抬,有的拖,有的推,有的舉……
師:這是一群什麼樣的小螞蟻?
生:這是一群勤勞的小螞蟻。
師:想象搬運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困難?它們會怎麼想,怎麼做?
(出示句子)
生:一群螞蟻在搬糧食,遇到暴雨,他們一想到冬天有糧食吃,就一起等雨停之後繼續搬糧食。
生:一群螞蟻在搬糧食,又累又熱,他們一想到冬天有好日子,就一起繼續搬糧食。
生:一群螞蟻在搬糧食,遇到敵人,他們一想到冬天能過上好生活,就一起團結起來戰勝敵人。
師:麵對困難,小螞蟻毫不畏懼,敢於戰勝困難,多麼了不起呀!你想到了哪些成語?
生:愚公移山。
生:精衛填海。
生: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
詞語積累,看似事小,然而,“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我們隻有把詞語積累這樣的“小事”做好了,語文素養之“大堤”才可能固若金湯。因此,我們需要站在促進學生生命成長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高度,審視詞語積累,重視詞語積累。
因此,詞彙積累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必修課。我們需要係統地規劃詞語積累,我們需要全麵地梳理詞語積累,我們需要具體地細化詞語積累,夯實小學生語言基礎,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