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借助體育的人格教育力量,培養他們的創新品格
結合教材中的籃球、足球、接力跑等項目的戰術和配合向學生強調配合的重要性,對學生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主義教育,讓學生在互相配合中體會集體主義的精神和團結協作的力量,在教學中,結合名人、名影片等典型事例,增強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協作力量。培養他們的堅忍不拔的意誌品質。通過這樣的練習、對理想、動機、意誌、毅力、進取、奉獻等創新品格,對學生一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教學手段多樣化,課堂活躍出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產生問題,從原來隻要這麼練習就行了到我為什麼要這樣練習,對我的身體會產生什麼影響,學生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在體育教學中得到了體現,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滿足。
1.用足教材,改變方法,備好課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得到鍛煉,這樣對課堂內容的選擇就顯得很重要。而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對學生有很大吸引力,所以要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地區季節等特點,選一些娛樂性、趣味性強、競賽性激烈的教材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準備場地、器材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前奏,是上好一節體育課的前提。場地、器材安排適當與否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易受幹擾是學生心理特征中影響課堂教學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學方法要新穎,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到課堂中來。例如:我所帶的初一年級學生,他們的學習過程中主要依賴第一信號係統,觀察事物往往隻注意事物的新鮮性、有趣性或較為明顯的特征,以無意注意為主,不善於進行真正的學習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安排場地、器材,使之新穎化,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吸引學生注意力,積極參與練習。
2.組織靈活,方法多樣,促教學
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區別對待,一定要避免那種不管學生是否已經掌握學習內容,隻按照計劃上課的機械做法。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才會對運動感興趣,才願意主動的參與體育鍛煉。例如:在一次30米往返跑的教學中,我將學生分成四個人數相等的小組進行比賽,結果有一個小組每次都是落後。這時,我讓學生說說為什麼這個小組每次都落後,而另一小組每次都第一?有的學生馬上說:我們都跑的慢,他們有XX,他跑的像飛的一樣,所以我們每次都落後,他們小組每次都第一。接下來我把XX跟落後的那個組換了一下,結果,那個組依然第一,他們組依然落後。這時,我又問學生是什麼原因?有的學生馬上說:“團結就是力量”、“要相互合作”、“眾人拾柴火焰高”等等。聽了學生的回答,我真是為他們由衷的高興。在體育教學中,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讓學生始終處在對體育課的興趣之中。
3.成功體驗,愉悅心靈,出效果
一個人隻要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成功是興趣的支柱,成功一定會給學生帶來喜悅、信心,激發進一步學習的渴望。如30米加速跑,把學生分成四個人數相等的小組,看哪組跑得最快。這時就把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起來,人人都竭盡全力去跑。這樣,使每位學生都有同等參與的機會,並獲得相應的成功,從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與成功是相輔相成的,興趣可以促使學生獲得成功,而成功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體育課的教學中,要從多方麵去培養學生的興趣,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合理地安排教材,采用不同的組織措施,發揮教師自身的魅力,全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廣泛參與,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讓學生在學中有玩、玩中有樂,把學生由被動變主動,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興趣,鍛煉他們的意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