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良好的德育作用
在“五育”之中,“德育”為首位。而美術教學的主旨,便是“德育”。美術教學通過描繪祖國的壯麗河山和革命先烈的先進事跡,欣常優秀的美術作品,使人精神為之一振,並且產生共鳴。從而產生強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賞董希文的油畫作品《開國大典》時,便可以感受到作者通過構圖、色彩、等藝術形式,表現出了中國人民從此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感,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又比如在欣賞徐悲鴻先生的《田橫五百士》,描繪了田橫和他的五百壯士逃亡到一個海島上,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絕不投降,而是全部自盡,正所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通過對該作品的欣賞,可以令同學們了解作為人應有的氣節,不能因為富貴就奢靡,因為威武就屈服,對於弘揚民族精神和品德教育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三、開發學生智力
根據科學研究,人腦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維,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維,許多複雜的精神活動是由大腦兩半球協同完成的,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一般多用左腦思維來完成。而美術課則有利於開發學生的右腦,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由於長期的文化課學習和生活習慣等等,一直都是促進左腦的發展,而右腦則還有很大的潛能沒有被開發,如果一直這樣,右腦發展則會被擱置,隨著年齡的增加,右腦的開發難度將越來越大。
美術的學習,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鍛煉和開發右腦能力,對於提升學生的智力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對他們日後的學習和生活也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
雖然美術不是考試科目,但它的教育作用並不亞於語文、數學等學科,學校、老師、家長、學生都不能忽視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美術的教育。美術課是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生德育和智育等發展不可缺少的環節。
希望學校和家長等方麵看到這篇文章以後,可以對美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學校方麵,美術的課時不應隨意被其他“主科”擠占,在家長方麵,要正視美術這一學科的重要性,不要因為美術不是考試科目就讓孩子輕視這一學科的作用。
總之美術教學的重視和普及,必將會推動年輕一代綜合素質的全麵發展,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對於實現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都起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