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批改的過程中,要不間斷的進行交流,通過觀察同學作文中所出現的錯誤,發現自己作文的不足,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謙虛,能夠相互借鑒各個同學的優點,達到提升自身作文水平的目的。
3.自主交流反饋
其實自主批閱是學生自主交流反饋的基礎,在學生進行相互的批閱和修改以後,學生可以在同學的作文上注明相應的錯別字和病句,並在作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同時將作文文本交還給同學,要求同學進行修改並認真的體會評語。在初中語文作文自主教學中,進行自主交流反饋是有原因的,一般學生在拿到教師給他們批閱的作文時,隻是關心教師所給的分數,並不注意教師所給的評語,如果是自主交流反饋,學生能夠對自己同學所修改的意見有足夠的重視,特別在意同學對自己的評價,例如,如果一個學生並不認同同學對自己的評語時,通過交流並不能達到意見的一致,他們就可以向老師詢問,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學到很多的作文知識。
這種教學方式一定要以教師的有序組織為基礎。例如在進行一篇作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拿出一篇作文讓學生自主的判斷這篇作文的優缺點,然後讓學生分別在組間選出一些優秀的作文進行對比,最後由教師選出最優秀的作文,並把優秀的作文在班級中朗讀出來,這樣既能實現師生之間的充分交流,也能提高學生的作文學習積極性。
4. 自主提問
想要實現創新就必須要有質疑和辯論,因此在自主學習和自主反饋之後,要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如果有的學生在文章的評判標準和篇章結構上有不同的觀點,要鼓勵他們進行質疑,並向批閱者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並要批閱者講解批閱的標準。如果雙方有不同的觀點,就進行現場辯論,同時教師可以適當的參與進來。這樣可以使學生充分的參與進來,鍛煉了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可以使學生有自我表達和展示的機會。在進行完上述步驟以後,還可以讓學生寫出對此次作文學習的感想。例如,可以讓學生寫出對批閱者的評語,以及對自己作文的自我感受,隻有這樣,整個寫作課程才算充分的完成。
總結起來,在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首先使學生自主的選擇作文題目,完成作文以後,進行學生之間的自主批閱並對批閱內容進行反饋,找到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最後寫下對此次作文課的感悟以及作文課中自己所暴露出來的缺點。
三、總 結
自主的作文教學模式,既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又能使學生在一種相對寬鬆的環境中進行自主的學習。在進行作文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對於作文學習的積極性和綜合寫作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有效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