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確實已經帶著騎兵師到了瀚海一帶,隨同騎兵師一起前來的還有馬應魁的十師,北京的局勢已經全部穩定了下來,有已經換裝的四師、六師和北京守備師在,北京肯定無虞,馬應魁在向南京請示之後,帶著十師趕了過來,卻正好趕上李定國要率師北上。
馬應魁對李定國一點都不了解,當初大都督選李定國在安定北方時,他也曾心存疑慮,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能把大都督交待的如此重要的事情給幹好?
但到了歸化城幾天之後,他發現自己完全錯了,李定國比他想像的做得更好。
歸化城方圓百裏的地方的蒙古牧民已經被有效組織起來,穩定有奔頭的日子比整日東躲西藏好了太多,這些蒙古牧民甚至自發組織了一個騎兵營加入了李定國的隊伍,牧民們說,好日子不能光讓國防軍來守著,自己也得做些事。
李定國對馬應魁這位國防軍中的老將領敬重有加,也讓馬應魁很是受用,不過馬應魁也沒有擺自己的老資格,他知道大都督親自選的人,如果沒有過人之處,是不會入大都督法眼的。
有了十師的幫助,向草原的推進工作進展十分順利,有幾個蒙古部落還給十師送了一千多匹戰馬,這讓馬應魁大為高興,請示了南京之後,接受了蒙古人的饋贈。
在馬應魁的建議下,李定國的騎兵師與十師以營為單位開始向草原腹地推進,一路並不著急,在歸化城外做過的事情一路做著,越來越多的蒙古人開始平靜了下來。
推進也並非完全沒有阻力,在沙井時,十師四團三營就遇到了滿清二萬多騎兵的攻擊,這些騎兵正是豪格的部屬,四團三營正是推進到了他的勢力範圍內。
本以為國防軍隻有五百多人,讓豪格沒想到的是,四團三營向沙井推進正是馬應魁的誘敵之計。
如今有了蒙古朋友,滿清的一舉一動盡被國防軍所知,豪格在沙井一帶的實力馬應魁心知肚明。
馬應魁知道如果全師推進,豪格肯定又會藏起來,這麼大的草原想找到二萬騎兵可真不容易。這才讓一個營佯裝向沙井推進,其實全師已經在三營後麵幾裏遠的地方全部集結了起來。
豪格的騎兵開始剛一開始進攻就遭到了三營猛烈的還擊,盡管草原上並沒有地形作為掩護,但五百多支步槍的火力還是讓豪格損失慘重。
看著如同刺蝟一般的三營,豪格一見實在拿不下這五百多人,正要鳴金收兵撤退時,卻發現從後麵傳來了密集的槍聲。
馬應魁的這次誘敵深入並沒有全殲豪格部的二萬多騎兵,豪格部仗著馬快路熟,還是跑掉了八千多人,但一萬三千多騎兵永遠被留了下來。
豪格部這次被沉重打擊徹底改變了草原上的格局,本來到了草原以後,在布爾布泰的搓合下,豪格和阿濟格基本算是冰釋了前嫌,這樣一來,滿清在草原上也有五六萬精銳騎兵,蒙古人雖對他們不滿,但也不敢輕舉妄動。
但現在不同了,滿人的勢力大為消弱,不少原來滿清騎兵中的滿人都逃離了滿清軍隊,回到了草原上,這更讓滿清小小朝廷更是雪上加霜。
蒙古人同滿清的戰鬥緣自蒙古人對滿清xxx的一次突襲,三萬多蒙古騎兵衝進滿清xxx的所在地好陳察哈爾,戰鬥一直打了二個多小時,滿人雖然人少,但精銳的白甲兵終是名不虛傳,蒙古人被打得大敗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