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王強是要學習羅劍在滄州城外的做法,他要利用這個消息徹底瓦解清兵的鬥誌。
“多爾袞已經死了,韃子小皇帝也已經跑了,漢軍弟兄們,不要再為他們賣命了!投降吧!國防軍優待俘虜!”
開始回答國防軍喊話的是幾聲槍響,隻是子彈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並沒有打中鐵皮喇叭。
喇叭喊了很長時間,不過還沒有一個清兵逃出來,看來北京城的清兵與滄州城外的清兵還是有些不一樣。
喊了一個下午都沒什麼效果,王強有些不耐煩了,正要命令部隊第二天一早開始攻擊,卻被副師長馬千軍給勸住了。
“師長,咱們在滄州城外喊了那麼久才起效果,這才一個下午你就想讓清兵投降啊?”馬千軍笑著說道。
王強也冷靜了下來,手一揮說道:“明天繼續喊話!”
其實在七師喊話不久,這個消息就被報到了駐守在通州的孔有德這裏。
讓孔有德在通州守住滿清北撤的大門,這是多爾袞充分信任孔有德才這麼安排的,孔有德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因此他在通州把防守抓得極緊,各種防禦工事也修得極為完備。
副統領把七師喊話的內容報告給了孔有德,孔有德吃了一驚,臉色卻絲毫未變,對副統領說道:“這是國防軍一慣伎倆,你去約束部隊,千萬不要讓部隊上當受騙!”
副統領應聲去了,孔有德心裏卻起了波瀾。
他對國防軍所有的戰法都了如指掌,對國防軍在滄州城外瓦解清兵的做法也是知之甚詳,他知道,國防軍的宣傳攻勢非常有力,常常弄得清兵尤其是漢軍毫無鬥誌。
但他也知道,國防軍的宣傳通常都是講的事實,並沒有編造過謠言,更何況編造多爾袞死了消息,倘若真是謠言,隻要攝政王一到部隊巡視,那將會不攻自破,反倒顯得國防軍小氣。
換句話說,國防軍的喊話多半都是真的?想到這兒,孔有德心裏一激淩,要真是小皇帝已經逃了,多爾袞也已經死了,那自己還在通州守個什麼勁兒?
孔有德招手喊過一名親兵,在他耳邊嘀咕了一陣,親兵很快就騎馬出了通州城朝京城跑去。通州離京城也隻有三十多裏地,一天時間跑個來回沒有問題。
羅劍盡管不幹預王強的指揮,卻還是讓人把這個情報送到了其他各師,同時也把王強的做法通報了他們。
幾個師正要準備攻城的行動都緩了下來,對幾麵城牆上的喊話開始了。
很快這個消息在京城傳播開來,就連守在廣渠門的圖賴也聽到了,這個消息讓身為滿人的圖賴心裏也犯起了嘀咕。
多鐸騎著馬,帶著二百多名護衛下沿著城牆檢查守衛情況。
多鐸心情極為糟糕,皇太後帶著小皇帝逃往蒙古他是知道的,皇太後和多爾袞、索尼商量的當天晚上,多爾袞就讓帶著二萬騎兵護送小皇帝出城,卻被他拒絕了,多爾袞無奈之下隻好讓阿濟格率軍前往。
多鐸當時想得很美好,他想皇太後和小皇帝都走了,他同大兄在京城再也沒有掣肘,反倒可以安心守城,一旦守住了北京城,打退了國防軍,他就可以不再理會那個出逃的小皇帝,扶助自己大兄登上皇位。
想到自己的大兄攝政王多爾袞,多鐸心裏又是一痛。
多鐸想到自己從小就不討皇太極喜歡,也做了不少悖逆之事,與大兄多爾袞也沒少對著幹。可多爾袞對他這個小弟卻是疼愛有加,不僅不計較,反倒在入關之後對他予以重任,讓他率大軍征討南方。
那時的多鐸盡管在外意氣風發、飛揚跋扈,但總想著朝中有座大靠山可供自己依靠,現在靠山沒了,一切隻能靠自己了。
聽禦醫說大兄是累死的,多鐸心裏開始恨了起來,他恨國防軍,恨那位大都督,如果沒有他們,大清朝廷早就一統天下,大兄當然也不會累死。
想到這兒的時候,多鐸一心隻想出城打敗國防軍,最好能抓住那位大都督在大兄的靈前祭奠。被仇恨塞滿了整個心裏的多鐸早把多爾袞臨終前交待的話給丟到了九宵雲外。
前麵幾個士卒圍在一起竊竊私語,並沒有看到多鐸的到來,多鐸卻從他們的話裏聽到了“攝政王”的字眼,心裏怒火頓時不可遏製地冒了出來。
“把他們幾個帶過來!”多鐸冷冷地對侍衛吩咐道。
“你們幾個在論論攝政王何事?”多鐸朝著幾個跪在馬前的士卒厲聲喝道。
“啟稟王爺,小的不敢說!”幾個士卒都低著頭,一個士卒出言回答道。
“說!”多鐸的聲音冷得讓人發顫。
“城外的國防軍在喊話,說攝政王已經…”士卒低頭小心地說道。
“大膽!攝政王不過身子有恙,在王府調養而已,爾等竟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真是罪不可赦!來人哪,都砍了!”多鐸冷冷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