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了中午飯羅劍就被史可法拉著一起到軍工廠去轉了一大圈,因為年後大戰又將開啟,軍工廠過年一直都在加班,兩人這一趟算是對堅守崗位的工人進行慰問。
羅劍在軍工廠再次見到了陳子龍,幾個軍工廠名義上是劉為民負責,但劉為民現在的主要精力放在各個研究院,軍工廠實際是陳子龍在管著。
陳子龍的氣色比前幾次見到要好不少,看來子彈生產線研製成功讓他壓力大減,也慢慢恢複了以前的氣色。
“懋中兄,過年了你也不歇歇?”羅劍關心地問道。
“興華、督師,一軍的兩個師裝備都已經配發下去,現在正加班加點生產子彈呢,總不能讓他們隻拿著槍去打仗吧?”陳子龍有些無奈地說道,新裝備好是好,但卻太費子彈了。
“那你也得注意身體,可不能把身體給搞垮了,明天回家去過年吧。”史可法說道。
“那可不行,我得在這兒盯著。這兒離家近,家裏人隨時都可以來看我的,你們不用擔心。”陳子龍搖了搖頭。
羅劍知道陳子龍這幾年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盡管今年氣色好了不少,但比在揚州時第一次見他,已經老了不少。宋應星和方以智盡管民族情緒也非常熾烈,但他們現在更多的把熱情集中到了科學研究上,陳子龍卻並非單純的追求科技進步,而是為民族複興在拚命。
四年來,陳子龍幾乎全部以廠為家,幾乎沒聽說過他回過離得並不遠的家,羅劍知道有一種精神在支撐著他,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中華民族在始終沒有被外族打垮,另一個時空裏,哪怕被滿清奴役了幾百年,但這種精神卻始終還在,中華民族的脊梁始終還在。
看著旁邊的史可法和陳子龍,羅劍覺得自己十分幸運,來到這個時代,終有無數象史可法和陳子龍這樣的人在同自己一起戰鬥,自己並不孤單。
回到府裏吃晚飯時,羅劍同柳蘭談到了今天見到陳子龍的感受,聽著羅劍的敘說,柳蘭放下飯碗,認真地傾聽著,心裏也是感動至極。
“興華,陳子龍家裏怎麼樣?他自己沒時間管,咱們可不能不管。”
柳蘭情緒有些激動,不象宋應星他們,政府給了他們極高的待遇,陳子龍卻不屬於高端的科技人才,並沒有享受這些待遇,盡管每天經手的錢財無數,但羅劍和柳蘭都知道,陳子龍會把每分錢都用在軍工生產上,白天羅劍就聽史可法講過,陳子龍自己的工資已經很久都沒領過了。
“柳蘭,這事你管最好,我要插手就會是以政府的名義,他是不會接受的。”羅劍也是感慨地說道。
“那行,明天上午咱們就去他家裏看看?不能直接送錢,我看能不能在幾個廠裏把他家人都給安排了。”柳蘭思考了一下,陳子龍是極有骨氣的,如果給直接他家裏送錢送物,肯定會被他給罵一頓,羅劍也跑不脫。
“行,明天我哪兒都不去了,明天上午我們就去。”羅劍知道柳蘭的意思,也很讚同她的想法,象陳子龍這樣的人,是不會接受政府照顧的,隻能從其他方麵想辦法。
大年三十的南京城很是熱鬧,滿街都是人流往來穿梭,街邊的店鋪和小商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穿著新衣的孩童們不時從大人中間穿過,奔跑著,嘻鬧著。
一輛普通的馬車穿過三山門大街,來到一個極為簡樸的四合院前停了下來,這裏是陳子龍的家。
羅劍和柳蘭從馬車上走了下來,手裏提著一些常見的糕點,朝四合院裏走去。
兩人剛走到院門口,就聽到裏麵傳來說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