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劍把情況簡要給史可法介紹了一下,這才再次強調二師抓緊時間南下的重要性。
史可法聽到李成棟的二師在湖南有些吃緊,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劉肇基素來穩重,沒有根據的話他是不會說的,正因為如此,羅可法和史可法都覺得問題有些嚴重。
羅劍感覺更為明顯一些,自從揚州一式步槍(米尼槍)問世,羅劍總覺得這種步槍起碼能領先這個時代幾十年,但沒想到這才短短的三年多時間,滿清朝廷就仿製出來了。
其實羅劍也知道,米尼槍在技術上並沒有根本性的突破,其關鍵在於理念的轉變,說到底是一種技巧,這種技術被滿清仿製也不奇怪。
這種前裝式步槍用的作戰隊形基本都是方陣,目的就是集中火力,隻不過是根據訓練水平排成大小不一的方陣而已。
“韃子的訓練比我們稍差,但不得不說洪承疇這老小子還是有點本事,在湖南這一年多,不僅把軍隊訓練得有模有樣,就連老百姓的日子比前些年也好過了不少。”劉肇基見兩人都對湖南問題引起了重視,在旁邊補充說道。
羅劍對洪承疇的印象不算太壞,應該說這個人在崇禎朝的大臣中算是文武兼備,在鎮壓農民軍起義時也曾立下了大功,後來在鬆錦一帶由於明朝上下已經腐敗至極,再加上時任兵部尚書的陳新甲掣肘,才導致鬆錦之戰大敗,自己也兵敗被俘。
現在洪承疇有多爾袞的充分信任,洪承疇在兩湖大權在握,把兩湖經營得不錯,這也在情理之中。
羅劍也曾派人做過洪承疇的工作,但卻被他一口拒絕了,理由是已經背叛了大明朝,不想再背叛大清朝,派去做工作的前明朝大臣卻平安回來了。
想起以前在網絡看到的一些傳說,說洪承疇是因為清朝太後親自“做工作”,甚至以身相許,才讓洪承疇臣服滿清,但羅劍覺得這不過是無稽之談,其心誌不堅,怕死惜身才是根本。
據劉肇基的介紹,湖南清軍的米尼槍是這半年來才快速增長的,這就說明洪承疇在湖南已經建成了相當規模的兵工廠,這讓羅劍和史可法都警覺起來,湖南能夠如此,北京的滿清朝廷掌握更多的資源,肯定能夠做得更好一些。
讓羅劍感到慶幸的是,滿清並沒有把新式zha藥的技術偷學了去,如此他們掌握了這些技術,這戰爭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
南京的軍工廠裏老式的火炮還在生產,因為是使用黑huo藥,這種火炮對鋼材的要求比新式火炮要低得多,這種火炮以軍工廠現在的技術能力,可以快速製造,羅劍和史可法都決定給二師補充一個炮兵團,加強二師的火力。
南京這邊覺得聽到的是不樂觀的消息,而此時正在北京新軍訓練營裏的孔有德也皺著眉頭看著德州之戰的詳細戰報。
孔有德震驚的是七師所用的新式裝備,對新式zha藥的威力他是有親身感受的,當初在揚州城外,要不是跑得快,就差點被王強用機槍給幹掉,後來在六合縣也是小心才躲過了機槍的子彈。現在聽說國防軍整師都裝備了類似的步槍和火炮,孔有德的心涼了大半截。
唯一還有所期待的是北京城的將作監也被改造成了類似南京的軍工廠,改造後將作監的生產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現在新軍已經擴充到了四萬多人,已經用上了新式的步槍。
孔有德跑到北京的“軍工廠”去看過,那裏用的也是南京生產的蒸汽機,這讓孔有德覺得有些不可理喻,奇怪這麼重要的東西是如何從南京落到朝廷手上的。
多爾袞把新軍當成了滿清朝廷最後的救命稻草,自從孔有德接管新軍以來,多爾袞已經親自來新軍看過七八次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孔有德知道多爾袞不是因為不信任他而常來新軍,而是實在對新軍抱有太高的期望。也正因為期望太高,多爾袞對新軍的來源也極為重視,改變了以前從漢軍中選人的做法,而後麵加入的士卒幾乎全是滿人子弟和滿人家奴的家生子。
新軍的訓練抓得極緊,滿清朝廷是不惜血本地保障,孔有德也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大半年的時間下來,孔有德自己覺得新軍的戰鬥力已經與以前的揚州軍不相上下了。
讓孔有德感到無奈的是火炮,無論將作監和歐羅巴來的洋人如何努力想辦法,都是做不出國防軍那樣落地就炸的火炮,火炮的射程也總趕不上國防軍。看著每發炮彈上拖著的長長“辮子”,孔有德覺得這樣的炮兵想跟國防軍的炮兵對戰恐怕是不可能的。
戰報說國防軍正在向滄州進軍,孔有德覺得留給自己和新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