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規矩?就是不給人下跪的規矩!給你們的小皇帝跪習慣了吧?”王強在旁邊沒好氣的說道。
冷允登一聽,這才明白過來,不敢違逆羅劍的意思,但他還是上前給羅劍和王強分別躬身施了一個禮,這才到旁邊的凳子上用半邊屁股坐了下來。
“我們接受吳三桂的投誠,但關寧軍不能編成一個軍,你們不具備這樣的實力,關寧軍將全部接受整編,淘汰老弱後將分散到國防軍各個部隊,吳三桂將不再領軍,南京政府將對他另作安排。我們就是這個條件,如果吳三桂同意,我們可以接著往下談,如果不同意,那就沒得談。”
羅劍不等冷允登開口說話,直截了當對他說道。
“大都督,等末將回去稟告我家大帥如何?”冷允登站起身朝羅劍說道。
“什麼大帥?大都督麵前他吳三桂還敢自稱大帥?”黃得功一瞪眼,嚇得冷允登又是冷汗直流。
“是,是,黃部長,待末將回去稟告我家統領再說如何?”冷允登趕緊換了稱呼。
還是那個回合院裏,冷允登把在城外見到和聽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向吳三桂作了彙報,吳三桂聽了久久沒有說話。
其實吳三桂知道向國防軍投誠之後,是不可能讓他再領兵了,自己這種將領不是國防軍需要的那種類型,更何況在他們眼裏,自己還是個大漢奸。
吳三桂反複咀嚼著冷允登轉述的話,“南京政府另作安排…”吳三桂沉吟半晌,這才開口對冷允登說道:
“你再去找他們談,說咱們答應他們的條件,不過南京政府對我如何安排,希望他們能給個準確的說法。”
其實冷允登走了之後,羅劍也在思考如何安排吳三桂,現在南京政府裏一個蘿卜一個坑,並沒有空餘的職位安排吳三桂,而將吳三桂安排到地方任職,但他並沒有這個能力去管好一方。
就在羅劍對如何安排吳三桂苦惱不已的時候,王強冷不丁在旁邊說了一句,“不如把吳三桂送到北美,交給朱媺娖好了,否則到時候他又要弄出妖娥子來。”王強是想到了《XX大帝》裏說的吳三桂造反的事,這才隨口說了一句。
“嗯,這個主意不錯,朱媺娖那裏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這個可以考慮。”羅劍想了一下,覺得王強隨口出的這個主意還真不錯,不過這得看吳三桂本人是否願意了。
冷允登反複跑了四五趟,才把羅劍的意圖跟吳三桂說清楚了。對朱媺娖到海外建國的事情,吳三桂也聽說了,當初南京政府把這個事情動靜弄得極大,吳三桂想不知道都不行。
其實那個時候吳三桂就動了心思,要說對大明朝廷一點感恩的心都沒有,那也錯怪了吳三桂,當初引領清兵入關以後,吳三桂還派人到南京聯係過南明朝廷,甚至還領過南明朝廷的軍餉。
有心追隨公主前去海外建國,但當時吳三桂在清兵環繞之中,想脫身也不可能,現在聽南京政府準備讓自己去追隨前朝公主,吳三桂的心再次動了起來。
聽大都督說,海外並非全是蠻荒之地,倒是有大量富庶的土地可供開墾,而且公主有南京政府的全力支持,在海外立足乃至建國肯定沒有問題,如果自己現在能跟前去,以後也是算是個開國大臣,與其留在南京政府裏任個閑職,還真不如去海外闖蕩一番,何況自己現在才三十多歲,遠沒到告老還鄉的時候。
總算雙方都滿意了,對一些投誠後的細節作了詳細的商談後,吳三桂下定了決心率關寧軍投誠。
盡管德州城裏有一萬出頭的清軍騎兵,但吳三桂的關寧軍還是在德州城裏占了主導地位,況且清軍騎兵並不參與守城,吳三桂想要獻出城門並非難事。
等王強率七師進入德州城時,莽泰才知道吳三桂已經反水,想率騎兵從城中衝出去,但麵對七師強大的火力和緊閉的城門,莽泰知道自己和這一萬多騎兵完了。
吳三桂投誠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臨邑縣的一萬多守軍聽到消息後,在將領的帶領下,跑了幾十裏路找到正在往德州趕的六師,直接向他們投降了。
德州的清兵沒有一個逃脫,消息是七八天後才傳到北京城的,聽到消息,正在武英殿同範文程等人商量事情的多爾袞如同被當頭敲了一棒,臉色瞬間變得極為蒼白,半天才開口問道:“譚泰現在在哪兒?”
“啟稟攝政王,譚統領現在在滄州。”範文程小心站起身回答道,說實在話,聽到這個消息後,範文程內心的震驚一點不亞於多爾袞,要知道,吳三桂當初是在他的力薦之下,這才從錦州調至前線的。
德州一失,整個京畿的門戶基本就洞開,如果滄州再失,國防軍離北京城就近在咫尺了,不由得多爾袞不震驚、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