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血腥”的資本(1 / 2)

南京城中離大都督府不遠有一個幽靜的小院,院門口坐著兩個穿著短褂的漢子,看起來象是大戶人家的護院,兩人都盯著外麵的行人,眼神極其犀利,並不象隻是一個護院。

院子不大,房子卻不少。最裏麵一排的右邊屋子裏窗前坐著一人,正在盯著手裏的紙張在仔細地看著,再走近一看,此人卻是賴福。

在揚州軍民抵擋鼇拜進攻時,賴福就被關押了起來,後來從揚州移到了南京,雖然聽說過一些,但賴福並不清楚他的所作所為給揚州軍民造成的損失到底有多大。

羅劍在刑部大牢跟賴福談過以後,賴福這才知道因為他的隱情不報,造成了揚州和南京二三萬軍民的犧牲,得到損失具體數字的賴福在羅劍麵前跪了一個多小時。

等第二天羅劍派人到刑部大牢接他時,賴福還在牢房裏朝著揚州方向跪著,是差役把他從地上拖起來的。

把賴福接出來以後,羅劍和柳蘭兩人一起跟他談了很長時間,賴福這才明白大都督夫婦倆的全部心思,那就是一心一意為國家、為民族、為老百姓做點事,對所謂的皇位那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劉宗周老先生去世之前給羅劍說的話,讓羅劍有了很大的隱憂。把滿清趕出去甚至全部消滅,目前看來隻是個時間問題。如果內部出了問題,那將是致命的,如果一個不慎,有可能羅劍幾人幾年來的努力就可能付之東流。

在揚州施行的政策雖然讓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但並未改變貧富極度不均的狀況,工商業的繁榮發展讓資本不可避免地站到了曆史舞台上,而羅劍從小受到的教育又讓他對資本本身沒有任何好感。

揚州經過柳蘭帶頭鬧罷工事件之後,工人的待遇有所好轉,但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羅劍和史可法分頭對南京和揚州的大部分工廠進行巡查之後發現,絕大部分工廠的工作環境極為糟糕,工人的待遇跟工廠的利潤相比也是低得可憐,這個結果讓史可法氣得幾天都吃不下飯,羅劍也覺得這樣下去與自己的初衷是越來越遠。

國有工廠的情況相對要好一些,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工人的地位還是很低,不少管理者把工人幾乎不當人看,隨意打罵和欺壓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更讓羅劍和史可法難以忍受的是,不少大商人已經把目光投向了臨時政府,開始在政府內部尋找自己的代理人,或者幹脆安排家族子弟進入政府有關部門。

而參政院是大商人們最為活躍的地方,不少大商人以主動參政為名進入了參政院,同時也開始鼓吹參政院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

而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羅劍最為生氣,就是臨時政府出台了一條關於工人權益保護的法律,還沒有頒布施行,就被參政院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

這條法律是羅劍和史可法在深入調研之後專門組織人員製訂出來的。

雖然在揚州時就強調在各個工廠裏要大量開展工人掃盲教育,但教育總是需要成本的,有些商人為了節約成本,對這個規定基本沒有遵照執行,或者執行起來大打折扣。

羅劍和史可法都明白,想讓大字不識一個的工人去主動維護自己的權益是不大可能的,在教育沒有跟上、工人隊伍的整體素質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的情況下,政府應該為這些工人爭取更多的利益,這才出台了這個《工人權益保護法》。

工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商人們的利潤肯定相應的會減少。這條法律出台會有一定的反對意見,羅劍和史可法都想到了,但沒想到他們的反應會這麼強烈,而且利用參政院這個平台開始與臨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對抗。

在此之前,羅劍和史可法對這些情況雖有一些了解,但這些商人的具體動作卻知之不詳,這讓羅劍對安全部最近一段時間發揮的作用越來越不滿意,這才考慮讓賴福出來繼續負責安全部。

在與史可法溝通之後,史可法同意了羅劍的意見,隻不過他的意思是賴福的這個位置肯定會得罪很多人。如果仍是用公開的身份,恐怕賴福以前的事會被拿出來說,這對臨時政府會非常不利,因此賴福雖然現在仍是掌控著安全部,但卻成了一個影子式的人物。

羅劍坐在辦公室裏苦苦思索著,他總覺得現在形勢雖然看起來發展得很好,但離自己的目標卻越來越遠。

現在羅劍有一種極為清晰的感覺,國家如果按現在這個方式發展下去,一些大的資本很快就會形成大的財團,這些大的財團又很快就會掌握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到那個時候,政府不聽他們的恐怕也不行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雖然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有提高,但是這隻是縱向的比較,是與明朝末年那種極端貧困的時候相比較得出的結論,這種提高與目前發展速度是極不相稱的。

換句話說,整個南明地區的發展速度極快,但普通百姓在其中的受益並不大,真正受益的是那些有資本的大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