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劍考慮戰艦的設計是大問題,當即又讓人把宋應星、方以智、陳子龍和幾個老工匠給找了過來。
羅劍給大家介紹了目前英國已經製造出的“海上君王”戰艦的相關情況,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宋應星和陳子龍等人對羅劍急著造先進的戰艦有些不大讚同,認為揚州目前的發展這個不是重點。
“諸位,我們揚州目前的貿易除了南方明朝治下的一些區域,主要還是北方滿清占領區,現在滿清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一旦他們認識到了,對這些貿易進行封鎖,咱們揚州的經濟來源就會成大問題。”
羅劍耐心地給大家做著解釋,看大家頻頻點頭,接著說道:“而海上貿易的巨大利潤,以後將會是世界各國爭奪的重點,我們如果現在不抓緊,到時候就會落後,這也是我急著造海上戰艦的根本原因。”
“還有一點,大家都知道,北京離海邊不遠,而滿清的大本營東北一帶也是臨海,咱們以後必須從海上登陸,直擊這些地方,如果沒有一隻強大的海上艦隊,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我希望大家提高認識,把這件事情抓好。”
陳子龍和方以智沒有想到羅劍竟想得這麼遠,都用敬佩的眼光看著羅劍。
“而先進戰艦的生產是所有各項技術的集大成,生產的過程對各項技術的進步也是極大的推進。宋老,你們蒸汽機研製出來以後,我覺得第一要解決各個工廠的動力問題,比如煉鋼廠,如果用了蒸汽機作為動力,鼓風設備效率將大大提高,對產量提高也會有幫助吧?還有,如果用在各種機床上,那效率提高可不是一點哦。”
“我覺得蒸汽機應用到戰艦上不要著急,先弄幾艘小一點的船,在河裏做實驗,成功了積累了經驗再安裝到戰艦上,這樣就不至於出了問題再來做大的改動。”
“還有,懋中兄,你的煉鋼廠和其他幾個廠之間的物資運輸,我看就極為麻煩,為什麼不製作幾條鐵軌把這些廠連接起來,這樣可以節省不少人力,也可以節約很多時間,也可以為以後修建鐵路作一些嚐試。”
“鐵路?興華你是說要用鐵來鋪路?太敗家了吧?”宋應星顯然還不知道鐵路的存在。
“宋老,鐵路不是用鐵來鋪路,是在路上鋪上枕木,再安上兩根鐵軌。”小劉在一旁解釋道,邊說還找紙筆劃了一個示意圖。
“蒸汽機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用途,就是用來造機車,一次可以拉動幾萬、幾十萬斤甚至幾百萬斤的物資,當然,現在我們的鋼鐵產量還遠遠達不到這個要求,這是我們以後發展的方向。”羅劍跟著解釋道。
“唉,老頭子老了,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那一天呢?你們年輕人可得加把勁,最好能讓我這老頭子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啊。”宋應星聽了,感慨地說道。
“宋老,您還六十都不到呢,您老起碼能活一百歲,以咱們這種發展速度,要不了幾年,咱們的鐵路就能開工建設了,到時請您老第一個坐火車去旅行。”羅劍笑著說道。
宋應星聽了笑著搖了搖頭。
說到這裏,羅劍有了再建一個煉鋼廠的想法,技術現在倒是不成問題,隻是不知道資金上還能不能抽得出來,這個得回去找史可法商量一下。
本來是召集大家前來商量建造戰艦的事,結果弄成了揚州工業發展的研討會,會議一直開到晚上十一點多,羅劍讓小劉找了個房間對付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才趕回揚州。
農曆十一月的北京城已是寒風凜洌,城外仍有不少失去土地流民和乞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北京城裏卻是歡樂的海洋。
和談成功的消息傳回北京,滿清朝野上下一片歡騰,仿佛和談的消息剛傳到南京一般。
高興的大都是滿人,終於不用打仗了,這日子比以前在關外時不知要好了多少倍,吃的住的再也不用自己動手,為了混口飯吃,想當滿人的奴才到處都是,城外的田地也任由滿人們圈占,這樣的日子不打仗了,過得才真叫舒服。
漢臣們對此消息卻是莫衷一是,有些漢臣家在南方,有的甚至還有親人在南明治下,投了滿清之後,倒是迫切希望滿清能統一天下,好讓他們的家鄉也在滿清治內。
此時已經成為皇叔父攝政王的多爾袞卻在紫禁城武英殿裏看著眼前的奏折大發雷霆,這和談才剛剛結束,這些滿人們就把以前的一套做法又搬了出來,不少人開始大肆圈地,不少人對漢人嚴酷無比,沒有幾個滿人貴族家裏一天不死幾個漢人,連範文程這樣的漢臣都覺得太過分了,也寫了奏折上來,漢臣們寫的奏折更是撂成了高高一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