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烽煙四起(2 / 2)

於是,彈劾淮揚大都督羅劍的奏折又送到了皇上朱由菘麵前,領頭的依然是右都禦史李沾,理由是淮揚大都督私自調動不歸他管轄的水師黃蜚部到了安慶,致使朝廷現在無兵可派。

朝廷裏一幫官員如何大罵著羅劍,羅劍根本管不著,他現在正在召集黃得功和幾個師長,在離鳳陽縣城二十多裏外的梅花山山腳下的帳篷裏開會。

各方麵的軍情已經彙總到了這裏,作戰參謀已經將形勢標注到了地圖上,根據百度地圖拓印出來的軍用地圖雖然簡陋,但比以前的示意圖不知強了多少倍,起碼核實後的距離是非常精確的。

現在羅劍麵臨著兩難的選擇,是西進消滅增援的清兵,還是東進迎擊南下的多鐸大軍。

覺羅巴哈納率領的五萬清兵,大部分是耿繼茂的天佑軍,有近三萬人,蒙古騎兵和滿人騎兵有一萬人,其餘的就都是輔兵了。

羅劍和黃得功與各師的主官都站在地圖前麵,作戰參謀拿著指揮棒給大家講著目前的形勢,其實大家對當前的形勢都是了如指掌,再聽一遍隻是加深印象而已。

“壓力很大呀,看樣子多鐸這次是要拚命了。”黃得功說道。

“如果我們不盡快解決後麵的清兵,老劉恐怕抵擋不住啊。”天不怕地不怕的李成棟也有些擔心。

“我覺得多鐸十天之內想過天長,恐怕老劉不會答應吧?”劉定均笑著說道,他是屬於樂觀派的。

羅劍沒有說話,他在仔細計算著當前的兵力兵器對比,對麵五萬清兵,如今背靠著淮河紮營,給揚州軍三個師集中全部力量殲滅他們創造了條件。

但是如果打成安慶城外的那種仗,這對麵的清兵戰鬥力肯定比左夢庚部要強上不少,光一萬蒙古和滿人騎兵戰鬥力就不可小視,這樣揚州軍要承受的損失到底有多大?這仗打完了,還有沒有力量回師迎戰多鐸大軍?

如今揚州軍的優勢在於有三十幾門先進的火炮和五支步槍加上幾百顆手雷,如果集體中這些全部的火器能不能給清兵以致命的打擊?

“炮兵的炮彈有多少?”羅劍轉頭問閻應元。

“大都督,全部都帶來了,一共有三千二百發。”閻應元說道。

“明天一早你們在這兒選好陣地,到時不要顧惜火炮了,以最快速度把炮彈砸到清兵頭上。”羅劍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點說道。

“大都督,你決定了?”黃得功問道。

“這五萬清兵必須要解決掉,否則等我們回師揚州,其必尾追其後,咱們能不能平安撤回去都說不清楚。再說如果不解決掉他們,我們打劉良佐部的戰果就要大打折扣了。”羅劍說道。

“那清兵近萬騎兵怎麼辦?”李成棟說道。

“咱們不過了!集中所有的火器重點打擊騎兵,隻要騎兵被擊潰,其步兵就不在話下!各部抓緊時間準備,明天一早推進至這兒,逼著清兵決戰!”羅劍指著秦集鎮前麵的一個位置。

羅劍和眾人又仔細商量了一些細節,這才通知部隊早早睡下了,養精蓄銳,準備明天的激戰。

清兵大營裏覺羅巴哈納和耿繼茂等清兵將領卻還在商議著,以耿繼茂的想法,這五萬人馬應該馬上撤回徐州,本是來救援壽州的,現在救援的目標都不存在了,這救援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其實他是被揚州軍打怕了。

覺羅巴哈納卻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救援隻是目的之一,但這五萬人馬更重要的牽製這揚州三萬多人馬,不讓他們回防揚州,況且他手頭上有一萬騎兵,在這平原地形上,足夠給揚州軍以致命的打擊。

覺羅巴哈納是主帥,耿繼茂隻能聽他的,明天一早與揚州軍決戰的命令很快就下達了下去。

齊裝滿員的六師回防天長讓史可法放心了不少,劉肇基也覺得心裏踏實多了,也敢放開手跟多鐸幹一場了。

王強帶著兩百支尼米槍回到了特種大隊,加上原有的五支步槍,現在特種大隊的火力比以前隻強不弱,羅劍他們沒來之前劉肇基就敢出揚州城跟清兵對戰,如今全師兵強馬壯,更是不願意守在城裏了。

劉肇基帶著三個團八千多人直接就衝著盱眙的清兵迎了上去。

最先到達盱眙的清兵是固山額真李率泰部二萬多人馬,大多是多鐸攻入河南、山東一帶時投降的大順軍。

這李率泰本是漢人,十二歲就入滿清服侍努爾哈赤,成年後跟隨努爾哈赤東征西戰,屢有戰功,積功升到固山額真,是清兵中有勇有謀的將領。

七月二十五的早上,兩軍就在盱眙城外幾裏地的地方擺開了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