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論詩瘦西湖(3 / 3)

“我本不想開車去南京,既然皇上想見,那就隻好帶上了。牧齋先生忽憂,督師早有安排,隻用船隻即可運送過江。”

這事史可法早就考慮過了,現在的商船大一些的運輸這猛士車一點問題都沒有,連上下船的厚木板都是早就備好了的。

北京城裏的攝政王多爾袞不知道羅劍等人準備去南京,此時正在武英殿內大發雷霆。

大順國皇帝李自成在湖北九宮山已經身死的消息一個月前就已經報至朝廷了,但至今英親王阿濟格都未找到李自成的屍首,這已經讓多爾袞很不滿了。

前日阿濟格部報來大軍已經撤回北京的消息更是火上澆油,把多爾袞氣得火冒三丈。

朝中的大臣們都想著英親王立此大功,朝廷文武當前去迎接凱旋歸來之師。然而就在大家商量好了之後,卻接到了攝政王多爾袞的嚴令,禁止任何人前去迎接英親王。

坐鎮京師的多爾袞如今對天下大勢極為明了,如若英親王阿濟格對大順軍餘部窮追猛打,直至剿滅之,多爾袞自會放下一半心來。

如今阿濟格竟把李自成已經身死當成已經完成了全部的戰略目標,竟不稟報朝廷,就私自領著大軍撤回北京。

而留給湖廣總督梅勒章京佟岱的兵馬極其有限,雖打出了招撫大順軍的招牌,但其實力根本不足以震懾南明軍隊和大順軍餘部。

而讓多爾袞最為擔心的是,倘若南明和大順軍作了和解,兩軍合二為一,這大順軍隨即便有了糧草來源,其戰鬥力必不是佟岱手上的幾百滿清勇士和一二萬漢軍所能抵擋的。

如若佟岱丟了湖北,則前段時間阿濟格作戰行動所有成果都將毀於一旦,如此嚴重的後果阿濟格竟然沒有想到,怎麼不令多爾袞生氣?

至於阿濟格如何處理,畢竟是自己的胞兄,多爾袞奏請皇上使其功過相抵,不予記功就是。

僅此一事倒也不至於讓對大清勇士戰鬥力有著極度自信的多爾袞如此不安,拿起放在桌上的一張紙,多爾袞又看了一遍,真是又恨又怕。

盯著眼前的紙張,七月的天氣裏,多爾袞竟感到一陣透心的涼意。

這張紙上書寫的正是羅劍的《致中國全體同胞書》,公開信自揚州發出後,以驚人的速度向全國四麵八方傳去。

盡管各級官府反應極快,見到公開信就立即開始了查收,但不多的文字已經被許多人口口相傳,許多讀書人背誦之後又競相抄寫出來,偷偷散發開來。

頒布不久的“剃發令”再次緊急中止下來,朝廷也已經派出了大量官員前往各地安撫,但似乎各地暴民的造反和暴動似乎並沒有減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孫之獬在揚州被砍掉腦袋的事也在朝中傳開,漢臣們雖然沒有也不敢在下麵議論紛紛,但最近給朝廷的建言獻策卻是少了不少。

急怒攻心的多爾袞急招群臣前來商議對策,討論良久,最後還是範文程的話提醒了多爾袞。

範文程認為,這一切的源頭均在揚州,揚州之所以如此強硬,也是因為所謂的幾位天使在揚州。朝廷當不惜一切代價消滅揚州軍事力量,隻要滅了揚州,其餘南明偽朝、大順軍和大西軍均不在話下。

討論中洪承疇也認為大清在統治區的政策必須做出適度的調整,一些逼得漢人無路可走,隻能造反的諸如滿人的圈地和“投充”行為必須進行遏製。

盡管洪承疇的話引起了大部分滿臣的不滿,但多爾袞還是覺得洪承疇說得極有道理,甚至稱讚說如果不是對大清忠心耿耿,也不至於提出這些意見。

至於如何防止滿人的無度索取,那得下來再作具體商議。

阿濟格私自回軍造成湖北局勢的危急也得緊急補救,否則大順軍一旦緩過氣來,必將對大清進攻揚州造成極大掣肘。

多爾袞思索良久,才想到請洪承疇親自到湖北主持大局,采取剿滅和招撫相結合的辦法,盡快解決大順軍餘部,以便大清在天氣涼爽之後即起大軍直取揚州。

就在羅劍、柳蘭和王強在揚州出發欲往南京之時,洪承疇也啟程往湖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