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戰後總結(1 / 3)

城門已經打開,史可法、任民育領著一大群文官武將已經迎了出來。羅劍也就不再上車,跟史可法等人一同走了進城。

王強也從車上跳了下來,找了半天找到了汪澤誠,上前摟著他的脖子說道:“小汪哥,今天感覺怎麼樣?”王強的動作讓汪澤誠覺得很不習慣,但是他也知道這是王強跟他親熱的一種方式,忍著不適,對王強說道:“我今天打得不好,放了好多空槍,我看羅大哥打得好準,我以後還得多練。”

“這就對了,這東西沒啥難的,多練習就能打得準了,跟你們射箭是一樣的道理,眼準手穩就行了。”王強倒是沒有藏私,他覺得汪澤誠跟他很投緣,年齡也跟他差不多,性格又直爽,正對他的脾氣。

羅劍跟著史可法等人走進城門,發現城內已經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城門口、街道上全是人,給人的感覺是全城的人全跑到西門一樣,把韃子打得狼狽逃竄,這在大明曆史上已經是上百年沒有過的事了,大家覺得有必要高興高興。

羅劍覺得有點太過了,今天的戰鬥雖然有戰果,但並沒有達成直接衝擊多鐸大帳的目標,人車之間的配合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城外的清兵是否會退兵,心裏也還沒底,想著下午把大家召集起來開個總結會。

史可法也是滿臉笑容,不斷跟周圍的老百姓打著招呼,顯得很是親民的樣子。汪澤誠這時卻沒忘記自己的職責,帶著他的士卒上來把人群擋在了外麵。

羅劍見城中來了這麼多人,想給大家說幾句,鼓舞鼓舞城中軍民的士氣,稍作思索,回頭讓王強把車上的電喇叭拿了過來,對史可法說道:“督師,今天人來得這麼多,請你給大家講講話,鼓舞城中軍民的士氣,你看如何?”羅劍耍了心眼,讓史可法先說,他在後麵講也好把握分寸,否則有些話講得過猶不及就不好了。

史可法笑著點應是,二人走到上城樓的台階上,羅劍打開了電喇叭的開關遞給了史可法。

“揚州父老鄉親,吾乃史可法。”史可法拿起喇叭說了一句,喇叭發出很大的聲音把自己都嚇一跳,看了一眼羅劍,心道你也早點告訴我,差點害我出醜。

下麵眾人見史可法手的物件能發出如此巨大的聲音,連街道遠處的人都聽得清楚,知道這又是幾位天使帶來的“神物”。

“自三月以來,清虜猖獗,大仇在目,一矢未加,至昨日,揚州城猶危如累卵,幸蒼天有眼,憫惜我華夏子民,三位天使即從天降,攜神器以抗清虜,揚州幸甚!大明幸甚!國家遘此大變,陛下嗣登大寶,刻刻在複仇雪恥,振舉朝之精神,萃萬方之物力,欲複我大明昔日之強盛。望我揚州城中軍民一眾人等,同仇敵愾,戮力同心,吾必勝矣!”

史可法一段話說得是抑揚頓挫、慷慨激昂,羅劍聽了個大概,見下麵軍民大多是雲裏霧裏,估計是根本沒有聽懂史可法在說什麼。隻有少數書生打扮的人聽得是熱血沸騰,頻頻舉手應和。下麵卻沒人鼓掌,羅劍估計此時還沒有這個習慣。

王強在下麵聽得稀裏糊塗,拉過汪澤誠問道:“督師說的啥玩意兒?你聽懂了嗎?”

“我聽不大明白,你也沒有讀過書?”汪澤誠見王強沒聽懂,有些奇怪,上天派來的人竟然沒讀過書?

“我讀的書多了去了,不過誰讀過之乎者也之類的破玩意兒啊,好好說話不就行了,非要說得大家聽不懂?”王強不服氣了,玄幻武俠之類的書他是看得不少,這文言文的東西隻是在中學課本學過幾篇,早還給老師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我就是羨慕讀書人,可是我隻是一介武夫。”汪澤誠身上顯然有著這個時代最深的烙印。

“切,還惟有讀書高呢,待打跑了韃子,讓我們首長教你,他讀的書可多了,比你們督師有文化多了。”王強對羅劍還是比較崇拜的,這句話說得汪澤誠臉上露出了極為憧憬的神色。

“請羅天使給大家講話!”史可法把喇叭遞給了羅劍。

“揚州父老鄉親們,大家好,我是羅劍。上天不忍我華夏子民慘遭韃子屠戮,派我三人來此協助大家一同抗擊清虜,今天看到我揚州軍民士氣高昂,團結一心,我非常高興!今日出城一戰,我們共消滅清兵三千五百多人,其中白甲騎兵就有近二百人,我們給了清虜一個沉重的打擊!讓他們知道了我們揚州軍民是不可侮的!”說到這裏,羅劍頓了一下。

下麵陣陣歡呼聲再此響起來,多長時間沒聽到打勝仗的消息了啊,城中的百姓等得實在是太久了!

“當然,以我們現在的力量還不能夠對城外的清軍實施殲滅性的打擊,但隻要清軍一天不退,我們就不停實施象今天一樣的打擊,積小勝為大勝,我相信,我們必勝!韃子必敗!”等下麵安靜了下來,羅劍接著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打敗清虜,把韃子從我們的土地上趕走,不光是朝廷的事,是軍隊的事,也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應盡的責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希望我們揚州城的父老鄉親們團結起來,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誓與韃虜血戰到底,爭取國家民族最後生存的勝利!”羅劍結束了講話。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史可法嘴裏念叨著,反複說了幾遍,慢慢陷入沉思之中。這句話是顧炎武說的,原話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經梁啟超精簡後才成這八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