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生產機器和場所的準備環節

生產機器和場所是進行原材料向產品轉化的必備中介,所以說它們對產品的影響也絲毫不遜色原材料。所以在這個階段,一方麵企業應該認清自己的生產特點,選擇自己適合的機器,而不是隻顧規模和品牌,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避免造成機器閑置等不必要的浪費;另一方麵,對於場地的選擇,企業要根據產品銷售和勞動力市場來進行合理決策,兼顧兩者,從而實現生產銷售兩不誤。

3 生產製造階段的協調管理

生產過程是企業產品最終成型的階段,也是企業產品能否最終控製成本的關鍵階段,尤其是更加注重產品附加值的現代製造業。在該階段,從設計方案的實施、原材料的運用、勞動力與機器的結合到生產時間的管理都牽涉到最終的成本控製,所以企業應該做好該階段的統籌管理。

首先,企業要嚴格按照設計好的加工工藝,對原材料的使用、機器的合理配置、勞動力安排等進行管理監督;其次,企業應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勞動力的工作效率,不是通過增加工作時間來實現量的增加,而是通過激發勞動力的工作積極性來實現;最後,合理安排企業工作人員,精簡不合理的機構,各司其職,避免崗位重疊導致人力資源浪費。

4 產品流通環節的最終控製

產品從生產車間走向市場是成本控製能否見效的最終環節,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流通階段,需要直接和消費者進行接觸交易,而最終交易的結果即是產品的價格。這個價格是企業與消費者進行“博弈”的價格,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原則就是物有所值,如果企業背離商品的實際價值向消費者索取更高的價格,其結果便是產品的滯銷,所以企業要想獲取更多的利潤隻能通過產品成本的控製,每一個環節的成本控製,自然也包括在產品流通階段的成本控製。

產品流通階段包括產品的包裝、運輸、商品宣傳、銷售費用和售後服務等,所以涉及到產品成本的因素同樣眾多。一方麵,在銷售環節企業可以對銷售部門實行多層次承包分銷,也就是避免直接與消費者進行溝通,通過轉接銷售的方式,讓更善於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的經銷商負責基層銷售,而生產企業主要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主業,這樣企業就會減少在銷售環節過多的消耗。而另一方麵,企業應減少大量庫存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企業過多的存貨會占用大量生產的資金,對於一般的企業來說資金是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的關鍵,存貨占用資金會使企業資金周轉發生困難,從而影響企業下一步生產的正常進行,另外,存貨量越大,因此產生的庫存成本也就越高,倉儲損耗也逐漸加大,最終自然會增加產品成本,所以說控製成本一定要理順流通環節。

5 結語

上文筆者嚐試從三個方麵進行探討成本控製的具體環節,但現實中涉及到控製成本的因素還有許多,比如管理者和企業員工的節約成本意識,這就需要企業從更廣泛的意義層麵進行思考,意識到產品成本控製的重要性。企業要突破傳統觀念,創新成本控製方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控製成本方式,實現全員、全過程的成本控製。

參考文獻

[1] 苟雪.淺析企業產品成本管理與控製[J].濱州職業學院學報,2013,(6).

[2] 晉兆,奎劉凡.淺析“研、產、銷、服”型企業產品成本控製[J].工作研究,2013,(4).

[3] 楊傑.論國有企業產品成本控製[J].企業研究,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