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發配荒山(3 / 3)

回到工地已是傍晚時分,工人們乘著天氣涼快繼續幹著活,做飯的大嬸正在張羅晚上的飯菜,誰也沒有注意到王浩出去過。

走進窩棚,王浩將小冊子往床頭一扔,雙手墊在腦後躺在床上,看著頂棚兩根交叉的木棍發呆,自己這一輩子是不是太失敗了?窩在這個鳥不拉屎的破地方,何時才能出頭,給父母一個好的生活?

要是能像YY裏的橋段一樣,學成一門神功,獲得美女和財富該有多好,王浩嘴角不由得掛著一絲笑意,顯然正在做著白日夢。

“小王,吃飯了”

張叔的聲音在我棚外響起,打斷了幻想中的王浩,坐起身來,意猶未盡的搖搖頭,擦幹淨嘴角的口水,出去吃飯。

吃過晚飯是最無聊的一段時間,在這裏,沒有電,沒有網,對於一個現代知識青年的精神來說,等於慢性自殺。那些上了年紀的工人們都聚在一起聊天吹牛,說些葷話,可惜王浩與他們年紀差距太大,實在沒有興趣參與說些吃隔壁大媽豆腐的腥段子。

興趣缺缺的回到窩棚裏,點上礦燈做照明之用,靠在床沿發呆,不是王浩為人正派,不好色,隻不過那些工人們所聊的都是三四十歲的女人,縱使王浩再色急,也是絲毫提不起興趣。

躺在床上睡不著,王浩想起白天所得的那本小冊子,隨手拿了起來,仔細打量這本書,顏色有些泛黃,像是用牛皮之類的東西做成,看上去很有些年頭,上麵寫了三個大字,是用繁體字寫成,好在王浩認得,是太歲經三個字。

王浩在大學時修習過古漢語,當室友們都出去約會時,精力過剩的王浩隻好在圖書館打發無聊時間,這個古漢語就是在那時候學會的。

看著太歲經三個字,王浩覺得很陌生,平日裏隻聽說過什麼道德經、金剛經之類的,這太歲經是什麼東西呢。

抱著好奇的心態,王浩翻開了書本的第一頁,借著昏暗的燈光,是一篇序,王浩耐著性子讀了起來:

“太歲者,古之仙藥也,自秦時流傳以來,無數丹道術士無不以其煉製丹藥,以求長生不老。

餘自幼酷愛煉丹,師承葛洪,習得太清丹經,方數十載,無有所成,當今天下,修道煉丹者以萬計,然獲得長生者寥寥。

太歲,天地自然之精,服之確有延年益壽之功效,然終不能達遠古黃帝軒轅之能也,仙道無期,餘失望之餘,麵壁泰山,思前人修煉之法,頓有所悟。

自然可生太歲,人為何不可,太歲不飲不食,可活千載,如若將自身修煉如太歲,則天下之大,皆可去亦。

餘窮畢生心血,二十載得成太歲經一書,上述太歲修煉之法,或可大成,嗚呼,餘著成此書,耗盡心血,油盡燈枯,命不久矣!

為防此書流落惡人之手,殘害世人,餘將其藏於泰山之下,以待有緣人,願得此書者能造福世人,遂餘遺願。”

看完這篇序,王浩心中震撼,從和神話傳說中知道,修仙練道自古就有,隻是這位老前輩竟然另辟蹊徑,創出這太歲修煉之法,實在太過匪夷所思。

按照老前輩的說法,第一步便是要將胃修煉成太歲,讓其為身體提供能量,達到辟穀之效,王浩按捺住心中的疑惑,向後一頁頁翻去,兩個小時以後,將書裏的內容大致看了一遍。

書裏的意思是先修煉胃,達到辟穀,然後修煉肝,在中醫理論裏,肝藏血,如果將肝髒修煉成太歲,全身的血氣充足,百病不侵,利於吸收天地靈氣,增加修行,再按照一定的法門依次修煉腎、心、肺,最後修煉大腦。

依老前輩的設想,到了這一步,才算有所小成,大概能活個幾百年,還能具有一些奇異的威能,至於是什麼能力,老前輩也不清楚,畢竟這隻停留在理論方麵,沒有人真正修煉過。

想要真正成仙,就必須將心、肝、胃、肺、腎與大腦修煉成的太歲融合為一,組成一個新的身體,達到傳說中的仙人境界,不老不死,當然,這隻是老前輩得想法,至於能不能成仙,那還真的不好說。

不管能否成仙,要把全身器官修煉成太歲並不容易,需要莫大的毅力與機緣,雖然老前輩的修煉之法比之傳統修煉之法要容易許多,但修煉一途,本就逆天行事,容易隻是相對而言的。

王浩看完這本太歲經,心中很是矛盾,因為在書的最後,老前輩告誡修煉者,此法理論上雖可行,但真正修煉起來會怎麼樣,誰也無法預料,成功固然是好,但是如果失敗,則是爆體而亡的下場。

看著天上的明月,上麵依稀可以看見嫦娥仙子的倩影在翩翩起舞,王浩握緊雙拳,在泰山孤寂的夜晚,做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決定,選擇修煉太歲經,不管能不能成功,起碼努力過,與其窩囊的活著,不如轟轟烈烈的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