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賣鹹菜的少年(1 / 2)

小河村位於清河縣南城門外三十多裏外,是一個很普通的小村子,村東頭有三間有些破敗的土房子,那裏住著劉石頭一家。

劉石頭本不是清河縣人氏,他的老家在很遠的豫南,差不多二十年前,豫南連續三年,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旱災,使得大地龜裂,糧食顆粒無收,老百姓們連樹皮草根都吃完了,最後實在活不下去了,紛紛背井離鄉,四處逃荒了。

劉石頭跟著父親,娘親,和哥哥隨著逃荒的人們,開始走上了顛沛流離的逃荒之路。

劉石頭還記得那時候,太陽很毒辣,村裏的人們,在烈日下步履蹣跚,艱難的往前走著,在路上,正當壯年的父親,突然就倒在了路邊,臉色鐵青,口吐綠水,渾身抽搐的死去,那是因為三天沒吃東西,活活餓死的。

那三天裏,父親把僅剩的一些窩頭,都留給了兩個孩子和婆娘,自己什麼也沒吃,最終就這樣,突然的倒在了小路上。

劉石頭兄弟倆和娘親,給父親找了一張破涼席,然後費盡全力挖了一個一米深的坑,安葬了父親,三個人雖然悲痛欲絕,但是饑荒麵前,為了生存,劉石頭等三人,含著眼淚,繼續往前趕路。

再後來的逃荒路上,娘親也餓死了,而大哥則賣身為奴,進入一家姓趙的員外家,本來劉石頭也想賣身為奴的,這樣至少能有個活路,可是趙員外嫌劉石頭體格太瘦小,就不要他,沒辦法,劉石頭的大哥把賣身錢交給劉石頭,就讓劉石頭繼續去逃荒了。

就這樣劉石頭一路乞討,好不容易來到了清河縣,艱難的生存了下來。

劉石頭家祖傳的做鹹菜的手藝,做出來的鹹菜,香辣爽脆,非常可口,很受城裏人喜歡,劉石頭就靠這祖傳的手藝,幹了近二十年,終於在小河村有了自己的土房子,也找到了一個粗手大腳的婆娘,生了三男一女,四個娃娃。

劉石頭的日子雖然仍然過得緊巴巴的,可是想想逃荒路上,餓死在路邊的父母和鄉親們,還有成為趙員外家奴仆的哥哥‘劉鐵錘’,不僅被改了姓氏,跟著家主姓趙,一輩子沒自由,受人使喚,就連哥哥生的娃娃,也是趙員外家的家生子,世世代代都是趙家的奴仆,想到這些,劉石頭也就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已經是很幸福了。

平日裏,劉石頭總是在天不亮的時候,就挑著擔子,走三十裏路進清河縣賣鹹菜,到了天黑的時候再往家裏趕,這樣一天下來,差不多能掙三四十文錢,勉強夠家裏幾口人糊口了。

五天前,劉石頭爬到房頂,修葺漏雨的房頂的時候,不小心從房頂上摔了下來,把右腳摔斷了,村裏的歪脖郎中,抹了一些灰白色的藥膏,說是傷筋動骨一百天,劉石頭至少要在床上躺一百天。

劉石頭一家在小河村是外來戶,根本就沒有自己的土地,一家人的生活來源,全部靠劉石頭進城賣鹹菜,劉石頭養病的五天裏,家裏米缸的存糧不斷的減少,到了現在已經快要斷糧了。

這一天早上,天還沒有亮,劉石頭的大兒子‘劉逍遙’來到父親床前,說道:“爹,今天我去城裏賣鹹菜吧?”

“唉!你才剛十歲,能一個人挑著擔子,走三十裏路,去城裏賣鹹菜嗎?”對家裏的情況,劉石頭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婆娘是個老實巴交的鄉下女人,連跟陌生人說話的勇氣都沒有,自然不能去城裏賣鹹菜,除了老大,另外幾個孩子都還太小,老二才六歲,老三是個女娃剛滿五歲,最小的老四才兩歲,根本幫不上忙。

“放心吧,爹,我已經長大了。”劉逍遙自信的說道,自古以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劉逍遙雖然才十歲,但是也有一米六的個頭了,身材算的上高大,平常在家裏,挑水,劈柴,照顧弟弟妹妹都是一把好手。

劉石頭猶豫了許久,歎了一口氣,家裏已經這樣了,也實在沒有其他辦法,總不能看著親人再接二連三的餓死吧。

劉石頭想起父母餓死在路上的情景,就心如刀割,痛不欲生,他曾經不止一次的在獨自一人時,喃喃自語道:“世間有萬千種死法,最痛苦的就是被活活餓死。”

想到這些,劉石頭點了點頭,也就同意了劉逍遙進城賣鹹菜。

劉逍遙臨走前,劉石頭從胸口處摸出一個隨身攜帶的護身符,親手掛在劉逍遙的胸口,說道:“這個護身符是爹爹早年上山打柴的時候,救了一個被蛇咬傷的道士,後來那道士送了我這個護身符,說是能驅鬼辟邪,我已經帶了十八年了,從來沒有遇到過鬼怪侵擾,似乎這護身符真的有作用。”

劉逍遙好奇的打量著胸口的護身符,發現那護身符呈褐黃色,隻有大拇指大小,上麵筆走龍蛇雕刻了幾個玄妙的篆字。

家裏太窮,劉逍遙是沒有機會進學堂讀書的,自然也認不出那幾個篆字是什麼意思,隻是看著那幾個篆字,劉逍遙就感覺心裏寧靜,神清氣爽,思慮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