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遊偉業:真善美滋養生命芬芳(1 / 2)

引領潮流

作者:胡春暘 廖群嚴

信仰是源自心靈深處的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是人們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選擇與實踐,積極的、正麵的、朝向真善美的人生信仰,可以為我們帶來生命的陽光,並溫暖他人。遊偉業先生,他的人生信仰就是如此,用愛的溫情和真善美的力量,去影響、引導身邊的朋友,讓生命散發出清雅芬芳的香氣。

珍愛生命 苦難磨練也是祝福

“禰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生命中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在您彷徨和無助的時候,可以給您精神的指引,持續的力量,前進的方向,那麼,我們就應當心懷感恩,並努力用這向上向善的情懷去溫暖他人,亦給他人的生命送去光明和安慰。

遊偉業先生,一位謙和、恭敬、溫良之人,因為他心懷博愛,並時刻希冀所有的生命都能沐浴愛的光輝。在和他的交談中,我們得知,他之所以能夠以今天的麵貌和姿態呈現在我們眼前,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緣分,是永恒主宰的恩賜。

遊偉業先生講述道:“我在讀高中的時候,遭遇過一次不幸,被人‘點錯相’誤傷,從那以後就很自然地感到害怕,患上‘恐懼症’,一年以後,這種情緒逐漸加重,並從恐懼症變為憂鬱症。”在經曆此次事件之前,遊偉業先生成績優秀,身體強健。然而,在極度恐懼甚至憂鬱的困擾中,他的身體變弱了,成績下滑了,此時的他開始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無能無用,並在無法擺脫的憂鬱症裏開始厭惡自己的生命,曾一度有過放棄生命的消極念想。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也就是人的終頭,神的開始。就在遊偉業先生幾近放棄自己的時候,他的一位小學同學闖入了他的生活,帶給他福音的信念,甚至改變了他今後的整個人生。遊偉業先生娓娓道來:“就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收到了舊同學寄給我的書簽,上麵寫著‘上帝愛他’,他將‘珍愛生命’的信念從千裏之外傳達給我。”

於是,遊偉業先生敞開心扉和給予自己重生力量的同學暢所欲言,學習向上帝祈禱,講出了自己的問題,心中的抑鬱愁悶。並且在同學的帶領下,他去聆聽福音,勇敢的麵對現實,想辦法化解自身的困擾。“那時,我便醒悟:生命中有信仰,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生命摧毀,也不懼怕死亡;我也開始明白:自己之前經曆的種種,都是對自我的考驗和磨練。”他豁然開朗,新的生命之花亦將綻放。

戰勝恐懼和憂鬱,跨越生命的關口,遊偉業先生又重新回到了從前,整個人的學習和生活進入了一種通達狀態。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遊偉業先生沒有過分渲染對同學的這份感激之情,但他得好好活著,並且在日後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去傳遞這份“愛”,這不正是對同學最大的感恩嗎?

使命人生 用信仰轉化生命

那一次“挨打”不僅給遊偉業先生造成了嚴重的精神困擾,也給他的身體埋下了健康隱患,由於學業落下,甚至還影響了他繼續深造。遊偉業先生直言不諱地說:“課業下滑,後來我便選擇半工半讀,進修出入口貿易和工商管理專業。剛工作時從公司的學員做起,直到老板助理,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曾經被打,身患舊傷其後患慢性盲腸炎,又轉變成腹膜炎,當時病情非常嚴重,經過幾番周折,終於又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一次在死亡的邊緣走過,於是遊偉業先生開始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方向,他覺得人生應該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去做。

1982年,遊偉業先生蒙上帝呼召,選擇進行牧關工作到香港伯特利神學院學習,讀完書後他便開始到不同的地方參與牧關工作,後來又一邊工作一邊在香港建道神學院進修,最後回到最初讓他重拾生命信念的香港九龍城浸信會服事,並在此工作八年之久。結束工作後,他又一次進修,不斷學習,在取得獎學金之後,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前前後後,遊偉業先生一共到五所學院學習,直到今天,他也未停止求進。他虔誠地說:“我希望給學生和社會帶來更有意義的東西,我需要不斷成長學習。”2006年秋他進入香港中文大學、東南亞神學研究院,再作跨學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