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配不上「3」-99(1 / 1)

社會心理學解釋,人們表現出來的“自我”,多少都經過改編與包裝,匹配自我的假想,獲得他人的喜愛和讚賞。

而改編和包裝一旦過度,證明的是,他們的理想自我與真實自我,相差甚遠。真相是,他們嫌棄那個真正的自己。自我有種補償機製,有時會膨脹,轉而嫌棄自己的生活,進而用謊言編造泡影,好匹配自己。

但謊言總有崩塌的那一天,不到最後一步,你都不知道,為了圓一重一重的謊,要付出怎樣極端的代價。

杭州保姆縱火案,讓我想起一本偵探小說,《女管家的心事》,講的也是一個保姆殺人的故事。由它改編的電影,有一個更冷峻的名字,《冷酷祭典》。

女管家在一個中產階級的四口之家做事。她沒受過教育,不會讀寫,隻認得自己的名字。但她勤快能幹,廚藝不錯,很快得到雇主一家的認同。唯有一次,她惹惱了男主人,險些被解雇。

男主人把一份重要文件落在書房,派同事去取。他打電話吩咐蘇菲,把文件找出來交給同事。話音沒落,蘇菲就掛了電話,再打也無人接聽。同事趕到家門口,怎麼按門鈴,蘇菲都不開門,她躲進自己的房間,把電視節目聲音調到最大,淹沒了電話鈴和門鈴聲,假裝什麼都沒聽見,什麼都沒有發生。

她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掩飾她最大的痛腳:自己是文盲的事實。她戴一副平光眼鏡,是為了假裝看不清字隻是因為近視。她也從不整理書房,也遠離一切書本、文字。

男主人沒拿到文件,耽誤了一筆大生意,非常生氣。可是他那受過良好教育、性格溫柔嫻靜的太太勸他,原諒這個女管家。

女主人和小主人,一直想教這位女管家學車,還跟她討論文學和藝術。但蘇菲不識字,也無法理解她們身上具備的,文明賦予的善良和愛意。她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這些人,一定是故意在羞辱她、傷害她。

她害怕秘密被戳破,越來越焦慮恐懼,在朋友的挑唆下,最後,這位女管家,槍殺了雇主一家。

結局是,她受到了懲罰,在法庭上被迫向所有人承認自己的秘密:她其實大字不識。這不啻於對她最嚴厲的懲罰。

“我的人生配不上我”,有時,它毀滅的是那個說謊的人,有時,它更邪惡,毀滅的是,人們對這個社會的最後一點信任和善意

……我是華麗的分界線……

我有女朋友了

她愣了愣隨後說道:

哦然後呢

他說:

不祝福我嗎?

她說:

99

他看著她

我們還是朋友

她輕笑轉身淚如泉湧

從愛上你的那一刻

我們就注定當不了朋友

四年後

咖啡館靠窗戶的位置上坐著一對男女

他看著對麵的她

早已不是當年剪著一個香菇頭的假小子了

他緩緩說道:

好久不見過的怎麼樣?

她說:

還好

他看著她說:

我要結婚了這是請柬

看著他手裏拿著紅色的請柬

她握著勺子的手不由的握緊

她說:

他又說:

我恭喜我嗎?

她風輕雲淡的說了一句:

恭喜你

散場後她走在無人的街道上

昏黃的路燈灑在她單薄的身影

微風吹起她的長發拂過她的臉龐

一行清淚_緩緩落下

記得你說

你喜歡長頭發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