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時候,我和同學都報考了英語四級考試,每次我們都會一起去圖書館複習。
同學總是興致勃勃地把習題、單詞本擺在書桌上拍一張,然後認真地修圖再發到朋友圈。
忙完這事之後,她又從書架上挑出幾本笑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把念單詞做習題拋到了腦後。
偶爾我也會提醒她幾次,然而背了幾個單詞之後,她的視線又聚焦在笑話裏。
成績出來後我過了,同學沒過。她不服氣地問我:為什麼同樣是去圖書館備考,同樣盡心盡力地準備了,她怎麼沒過!
我實在不忍拆穿她,在圖書館的這一個月以來,她除了在我的提醒下看了幾個單詞又做了什麼。
其實不夠努力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麻痹自己已經盡心盡力了,然後活在自己編織的謊言裏安逸度日。
有一段時間我陷入了寫作瓶頸期,不管寫什麼都寫不出滿意的文章來。
於是我告訴自己,也許你真的不適合寫作,你看你盡力了,結果還是那樣。然後我陷入了自己給自己挖的坑裏,不斷地自我懷疑和麻痹。
到最後我真的相信寫作真的不適合我。直到看到了某大神的一篇文章,我才如夢初醒。
記得裏麵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不僅不夠努力,還總是自我麻痹。
我想我就是那樣把。明明隻使出了五分力,卻還一直麻痹自己已經盡全力了,然後躲在自己的意識裏安逸。
而這樣的狀態使我先前的努力和堅持功虧一簣。因為我發現自我麻痹讓我的文筆更加生澀,所有的習慣都得重新培養起來。
因此,當我們的意識要趨於安逸時,記得告訴自己自我麻痹是要付出代價的。
同事娟子相親總是被拒,她痛下決心:這一次一定要減肥,讓那些錯過她的人後悔。
第二天,她就開始執行她的減肥計劃。早上六點她就起床跑步,晚餐她隻喝一杯牛奶,過後拿著繩子在操場上蹦噠起來。
我們都以為,這次的打擊應當是娟子蛻變的動力。
卻不料半個月後,娟子總是嚷嚷著工作好忙要保持睡眠,於是她酣睡到早上八點才起床。晚飯過後,舍友問她怎麼不去跳繩了,她說最近高跟鞋穿多了,腳疼得緩緩。
又一次相親被拒後,娟子憂傷地說,為了減肥她戒掉了零食甚至早起跑步,晚上還跳繩這樣都瘦不下來她也沒辦法,反正盡力了。
聽到她這厚顏無恥的自我麻痹我和舍友都驚呆了。
這也叫努力,這叫自我麻痹吧。減肥本來就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需要意誌力,需要堅持才會有效果。
可娟子才堅持了半個月就各種理由各種借口,怎麼瘦得下來。倘若減肥真要是這麼簡單,恐怕這世上就沒有所謂的胖子了吧。
娟子明明不夠努力,卻還要麻痹自己已經盡心盡力,這樣隻會讓她裹足不前,受害的也是她自己罷了。
其實,所謂的不夠努力,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懶,懶得學習,懶得付出,懶得堅持。
而懶又是每個人基因裏自帶的因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比如學習、工作、賺錢養家等,有時候真的很辛苦,恨不得身旁有一張床可以立馬倒頭就睡,多愜意,多舒服呀。
可是休息歸休息,你不能給製造假象,告訴自己我明明很努力了,就是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這不能怪我,因為我已經盡心盡力了。這樣麻痹自己,時間一久,你自己都會開始相信:我真的努力了,也已經盡力了。
然後再告訴自己:我付出了,我問心無愧。
這樣的自我麻痹隻能騙得了你一時,等到了檢驗你努力的成果之時,你編織的謊言會暴露無疑。
不夠努力可以改變,但自我麻痹就等同於服食“毒藥”,遲早有一天會讓你“毒發”身亡。
因此停止你的自我麻痹,拿出你的行動,趁還來得及努力耕耘,堅持奮鬥,為自己負責,為未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