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十一回萊茵河西線大崩潰中東歐戰略起分歧(3 / 3)

丘吉爾認為,德國軍事力量的毀滅,已經給共X黨蘇聯和西方民主國家的關係帶來了根本的變化。雙方將失去共同的敵人,那個共同的敵人差不多是他們之間的惟一的維係。從此以後,俄羅斯帝國和共產主義信條都無需對他們的進展和最後版圖加以限製。

為此,丘吉爾擬定出英美兩國討論的有關戰略和現實問題:

一是蘇俄已經成為自由世界的一種致命的危險;

二是必須立即建立一條新陣線來阻止他向前推進;

三是歐洲這條新陣線應該盡可能深入到東方;

四是柏林是英美軍隊首要的和真正的目標;

五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解放和美國部隊進入布拉格有很大的意義;

六是維也納及整個奧地利必須受西方大國的管製,他們至少應處於跟蘇聯平等的地位。

七是鐵托對於意大利的侵略性要求必須加以遏製。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民主國家的軍隊解散以前,或者在西方盟國讓出它所攻占的或從極權統治下,所解放出來的德國領土的任何部分以前,歐洲的東西方國家之間,須對一切主要問題達成一項解決的辦法。

同時,英國聽到艾森豪威爾在3月28日,把他的策略直接用電報告訴斯大林,而事前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聯合參謀長委員會。英國認為,這樣做超出了以前雙方所理解的歐洲最高統帥跟蘇聯人商談的範圍。艾森豪威爾則認為,他這樣直接跟俄國首腦通信是做得對的,因為斯大林也是紅軍的最高統帥。但是他並不跟身兼三軍統帥的美國總統通信,而是跟馬歇爾直接通信。

在這份電報裏,艾森豪威爾說把魯爾隔絕後,他主張把主要攻勢沿著埃爾富特-萊比錫-德累斯頓軸線前進。這樣,跟蘇軍會師以後,可以把殘餘的德軍切為兩半。次要的攻勢是從雷根斯堡到林茨,在那裏他也指望跟蘇軍會師,以防止德軍在南德的壁壘裏,加強他們的抵抗力。

斯大林欣然同意。他說這個建議“同蘇聯最高統帥部的計劃正相吻合”。同時說:“柏林已經失去了它的戰略重要性,所以蘇聯最高統帥部準備把次等的兵力放在柏林那個方向。”這種說法顯然與後來局勢的進展不符。

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對於艾森豪威爾不請示軍事上和憲法上的最高當局的越級行為表示擔心。他們草擬了一份電報給華盛頓的美國參謀長委員會。

美國參謀長委員會很快做出了答複。他們的看法,艾森豪威爾跟俄國人通信的手續在工作上是有此必要。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也主張,應該要求艾森豪威爾將軍把他給斯大林元帥的電報加以詳細說明後,送一份給他們,還要他在今後莫斯科再要我們提供新的情報的時候,暫緩作答,先請示聯合參謀長委員會。

對於英國人的疑慮,艾森豪威爾於4月1日致電丘吉爾對此作了解釋。但仍然認為放棄對柏林主攻計劃的正確性。

對此,丘吉爾致電艾森豪威爾說;

再度感謝你非常親切的來電。由於莫斯科給你的答複中的第三節裏說道:“柏林已經失去了它以前的戰略重要性。”使我益發感到進入柏林的重要。而且這城市很可能是向我們開放的。這應該從我所提出的政治意義方麵去體會。我認為我們和俄國人握手的地方越深入東方越好,這件事情極為重要。

就在此時,丘吉爾還是致電羅斯福總統,談了自己的感覺:

我仍然感到遺憾的就是艾森豪威爾發電給斯大林,而沒有通知我們的參謀長委員會,或我們的副帥,特德空軍上將,或我們的總司令蒙哥馬利元帥。現在看來總計劃裏的改變比我們起初預料的少得多。我跟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個人關係是最友好不過的。我把這件事情算作結束了,為了證明我的誠意起見,引用了我所學過的僅有的幾句拉丁成語:情人的爭吵,恰是愛情的重生。

就在此時,美國政府出現了特殊情況,羅斯福總統的健康出現問題,正是馬歇爾在那裏處理這些重大問題。而艾森豪威爾是馬歇爾所推薦的數位美國戰將中最重要的一員,他理所當然要為他化解,所以,艾森豪威爾才逃過了一劫。否則,就丘吉爾與羅斯福的特殊關係和雙方在世界戰略上的共識,他是難以解脫的。

那麼,羅斯福總統的身體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