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海上攻擊英國受挫沙漠反擊意軍潰敗(3 / 3)

1月19日,兩個意軍師在遭受攻擊的威脅下,並受到一次轟炸以後,撤離卡薩拉。不久,他們放棄加拉巴特,退出蘇丹。英軍從卡薩拉繼續追擊,直到位於克倫的那個異常鞏固的山區陣地為止,沒有遇到嚴重的阻礙。

在克倫陣地,意軍兩個常備師團擁有堅固的防禦設施,頑強據守。2月初發動的幾次進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普拉特打定主意,為攻陷這一陣地,應當不顧後勤的遲延。

在這期間,阿比西尼亞境內發動起義的工作已取得進展。在桑福德準將指揮下的一支規模不大的部隊,其中包括一個蘇丹營和一些經過選撥的英國軍官和士兵,構成了起義核心。由於他們的成就越來越大,援助他們的愛國人士也越來越多。阿比西尼亞皇帝於1月20日重返他的王國,戈賈姆西麵大部分地區內的敵人也逐步肅清。

丘吉爾對於駐紮在肯尼亞的大批軍隊,長期無所作為很不滿意。史末資曾於1940年11月訪問肯尼亞,並且催促采取攻勢,攻擊目標為意屬港口基斯馬尤。這同丘吉爾的意見完全符合。南非旅已從開普敦運出,以便在雨季開始前1月間進軍。但事情並非這樣,盡管史末資派遣了第3南非聯邦旅,進攻還是要延期到5月。

由於韋維爾在12月2日召開會議的結果,決定進攻卡薩拉的意軍,並在阿比西尼亞千方百計鼓動起義。但攻打基斯馬尤仍需延緩至雨季以後,即5月或6月。

丘吉爾指責駐肯尼亞軍隊人數太多,無所事事。他在1月26日致維爾的信中說,我原以為你要在埃及三角洲集結一支強大的戰略後備軍,這是符合我們從這裏出發的指示精神的。的確沒有必要再派一個南非師,去壯大那支包括各兵種為數7萬人的部隊,這支部隊在肯尼亞實際上無所事事。我的確希望把現在駐在肯尼亞的兩個南非師,在數月之內調往埃及三角洲,並把那個西非旅按照約定調往弗裏敦。逐步將南非的兵力投入主要戰場。我們無論如何不能使史末資掃興。

韋維爾在國內強大壓力下,終於決定在雨季以前開始行動。他向肯尼亞司令部做了具體部署。駐在內羅畢的部隊可望在2月10日到16日之間執行“帆布”作戰計劃(即進攻基斯馬尤的行動)。這預示著東非戰場上將有一次真正的行動。丘吉爾接到韋維爾將軍2月2日的電報時,非常欣慰。

坎寧安將軍的大舉進攻定於2月份開始。由6個旅和6個就地征募的大隊組成的意大利部隊,據守著朱巴河,基斯馬尤就在河口。坎寧安部署了4個旅進攻,英軍於14日進占基斯馬尤,未曾遇到抵抗。

意軍的重要陣地部署在基斯馬尤港以北、朱巴河對岸的傑利布。22日,英軍從兩翼及其後方進攻該陣地,一舉突破,意軍潰敗。陣亡、被俘、或逃往叢林中的有3萬餘人。意空軍遭到南非飛機的痛擊,未能參加戰鬥。

再向北200英裏便是意屬索馬裏的主要港口摩加迪沙。現在向這個港口推進已沒有什麼障礙了。英軍摩托部隊於25日進入該港,發現大批器材和糧食服裝,還有40餘萬加侖寶貴的汽油。飛機場上有21架被擊毀的飛機。

坎寧安將軍判斷下一步行動不致遭到敵人的抵抗。盡管第1南非師大部未動,他還是有足夠的進攻部隊。坎寧安獲得韋維爾的許可,距離摩加迪沙740英裏的季季加,為下一攻擊目標。部隊僅僅停歇了3天,於3月1日繼續向前推進,排除了一些微弱的抵抗,而且很少遇到敵空軍的截擊。他們於3月17日進抵季季加。

到了季季加,英國就可以從亞丁灣派兵支援了。英軍派駐在那裏的4個空軍中隊,除了在紅海值勤外,曾經襲擊意軍的空軍基地,並支援坎寧安和普拉特所進行的戰役。3月16日,兩個英軍營在柏培拉登陸,意守軍一個旅瓦解,200人被俘。這時,英屬索馬裏全境已迅速收複,因此可以通過柏培拉港,更方便地支援坎寧安繼續向前推進。

坎寧安重新開始向哈拉爾挺進,該地守軍於3月26日投降。坎寧安於3月29日進入迪雷達瓦。到這裏就接近法屬索馬裏的鐵路了。如果維希法國對英軍開放吉布提港的話,必然會有利於英軍的補給。

但事情並非如此。坎寧安將軍在迪雷達集結他的人力、物力,以便最後直搗亞的斯亞貝巴。在3月一個月裏,他同第11非洲師和第1南非旅從摩加迪沙開始跋涉850英裏。自越過朱巴河以來,他的部隊共擊斃、俘虜或打散意軍達5萬餘人,英軍的傷亡還不到500人。

由於獲得如此戰績,各種糾紛也隨之產生。戴高樂將軍和勒讓蒂約姆將軍,讚成對吉布提港實行嚴格封鎖政策,而韋維爾將軍則惟恐這一政策促使吉布提的守軍堅持抵抗。他建議準許該港的任何部隊可依據其誌願參加自由法國軍隊,並將其餘軍隊撤至其他法國殖民地;準備利用法屬索馬裏的鐵路,以補給英軍問題進行談判。

在這期間,阿比西尼亞戰役已經有了進展。克倫守軍頑強抵抗,無法包抄這個陣地的兩翼,隻能從正麵直接攻擊。普拉特為了從正麵進攻而集結人力、物力以及部署他的兩個師。隻有一條公路可用,而這條公路又全部處於敵人的視野之內。鐵路終點在150英裏以外,所以不但他的各項準備工作需時數星期,而且根本上談不到奇襲。

戰役的最初階段,意軍飛行員表現得相當主動,但增援的南非戰鬥機中隊的“旋風”式戰鬥機到達後,英軍很快取得優勢。在克倫最後一戰的準備階段,意軍在陸空兩方麵經常進行襲擊。不久,意軍便不再幹涉英軍的移動,而且戰鬥打響以後,支援作戰的皇家空軍,在為英軍進攻掃清道路,和打擊敵軍的士氣方麵,作出了很多貢獻。

這是英軍打得最艱苦的一次戰鬥。英軍傷亡3000人,最初的3月15日至17日,戰事曾一度中斷,以便進行整編。20日,韋維爾將軍電告,戰鬥激烈,敵軍曾一再猛烈反攻,盡管他們的損失極其嚴重,但尚無崩潰的跡象。3月25日,英軍再次開始猛攻,兩天後,意軍防線崩潰,克倫攻下來了!追兵勢如破竹,阿斯馬拉於4月1日攻克,馬薩瓦守軍於4月8日投降,俘虜達1萬人。

克倫戰役的勝利主要由第4和第5英印師贏得的。

其他方麵肅清敵軍的戰鬥也取得成效,意大利參戰時,在紅海擁有驅逐艦9艘,潛艇8艘和許多小型艦隻。現在,所有這些艦隻已經被皇家海軍和海軍航空隊擊沉。到4月11日,羅斯福總統宣布,紅海和亞丁灣已經不是“交戰水域”,因此已經對美國船隻開放了。

厄立特裏亞意軍殘餘部隊向南退卻230英裏,穿過山區,在阿姆巴阿拉吉建立了陣地。普拉特將軍跟蹤追擊,這時第4英印師和大部分支援作戰的空軍中隊則調往埃及,普拉特則以剩餘的兵力同意軍搏鬥。

坎寧安將軍於4月6日進抵亞的斯亞貝巴,飛機場上的意空軍的殘餘飛機已被炸毀。他派遣南非旅經由德西埃向北挺進,抄阿姆巴阿拉吉意軍的後路。意軍的抵抗是難以持久的,他們的後路已被切斷,普拉特將軍又從北麵進攻,加上埃塞俄比亞愛國者的襲擾和英空軍的機關槍掃射與轟炸。4月初,溫蓋特的蘇丹營和地方部隊,連同向阿皇投誠的非正規部隊,把戈賈姆的敵軍1.2萬人逐至德布臘馬科斯。阿比西尼亞皇帝於5月5日重返首都。

自從1941年1月間開戰以來,意軍原有的22萬餘人中,半數以上被俘或被殲。現在還有幾千人盤踞在阿比西尼亞山區要塞裏。墨索裏尼想用武力征服的方法來建立一個非洲帝國,並用羅馬的精神向那裏移植意大利的迷夢,從此幻滅了。

與非洲大地上的一路順風相反,在巴爾幹半島上,英軍的表現就沒有那麼強勢了。這也許是他們所麵對的對手不同,希特勒德國的戰車,再次顯現出其強大的優勢。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