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民國首都慘遭破壞破壞野獸行為令人發指(2 / 3)

南路,第10集團軍第114師團,沿宜興、溧陽、溧水公路向南京推進;第6、第18師團,沿寧國、蕪湖公路向蕪湖進攻,切斷守衛南京中國軍隊沿長江西去的退路。

國崎支隊,攻占浦口,切斷中國軍隊的後路。

為迅速奪取南京,日軍加快進攻節奏。12月6日,日軍進抵棲霞山、湯山、淳化鎮等地,基本上從三麵形成對南京的包圍。第二天,日軍陸續向守衛南京外圍的中國軍隊發起攻擊。

12月8日,一部分日軍向東樵村、西莊附近地域發起攻擊,中國守軍第51師奮起反擊,堅決阻擊日軍進攻,雙方激烈爭奪,中國軍隊傷亡慘重,第五營官兵幾乎全部犧牲。午後,東樵村、西莊等陣地被日軍攻占,中國守軍撤到板橋鎮。另一部分日軍攻占了鎮江炮台。當天夜晚,日軍向南京市區發動進攻。

12月9日,日軍第16師團攻占麒麟門、白水橋後,直接向中山門、太平門、和平門進攻。中山門位於南京市中山東路的東端,原是明朝初年宮城東麵的朝陽門,為一座甕城,難以通車。1927年修建中山陵大道時,把原來的門基挖低,重新修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磚門。中門洞上,嵌有“中山門”三個大字的石額。中山門是通向東郊的大門,一旦失守,南京東麵就有一個缺口。因此,中國守軍對進攻中山門的日軍進行了頑強抗擊。這天,日軍第6師團攻占牛首山,當這路日軍前進到上河鎮時,遭到第74軍的猛烈反擊。

12月10日,日軍第9師團突破光華門後,中國守軍第87師與教導總隊官兵,對日軍發動了猛烈反擊,殲滅了日軍的突擊隊,恢複了原有陣地。日軍第114、第6師團向雨花台、通濟門、紫金山第三峰等地,同時發動進攻,遭到中國守軍的有力抗擊。日軍在光華門得而複失以後,難有新的突破,就把部分兵力潛伏在城門洞內,日軍的行動被守城的中國軍隊觀察得清清楚楚。夜幕降臨後,第156師組織敢死隊,悄悄沿城牆而下,消滅了潛伏在城門洞內的大部分日軍後,又殺傷了占領通光營房的許多日寇。

12月12日,日軍第6師團進攻雨花台。雨花台高約100米,長3000米,是南京城南的一個重要山崗。傳說在六朝時,雲光法師在此講經,感動了天神,落花如雨,故稱雨花台。守雨花台的是第88師,麵對優勢日軍的進攻,官兵們頑強抗擊,給日軍以重大殺傷。激戰到中午,日軍攻占雨花台,第88師退守中華門。

中華門在南京聚寶山北,南臨長幹橋,北倚鎮淮橋,秦淮河南北貫通,古稱“聚寶門”,辛亥革命後改稱中華門。這是一座甕城,前後四重,每道牆正中都有一座拱門。底層外圍以及東西兩側都有藏兵洞,共有72個藏兵洞。圍繞這座結構複雜、規模宏大的城門,中日雙方發生激戰,日軍調用重炮轟擊中華門,多處城牆被炸塌,日軍乘機從炸塌的城牆處湧進中華門,守軍被迫撤離中華門。

中華門失守,南京被日軍打開了一個缺口。不久,日軍又相繼突入光華門等地。日軍第16師團攻占紫金山後,攻破了中山門,突入南京城內。

日軍第13師團向烏龍山要塞發動猛烈攻擊,第9旅團橫渡長江,向浦口推進,南京到長江對岸的通道被切斷。日軍第18師團攻占蕪湖後,立即向當塗前進。中國守軍的後路被切斷了。

蔣介石得知上述戰況以後,知道南京難以久守。傍晚電令唐生智:“如情勢不能久守時,可相機撤退。”

唐生智接到蔣介石命令,立即召集各部隊的軍、師長緊急會議,唐決定部隊撤退。當時,南京守軍人多船少,唐生智命令部分渡江,大部分部隊突圍。

唐生智突圍令下,十萬守軍傾刻失控。部分確定突圍的部隊也湧向長江邊,紛紛爭船搶渡,形成了“大部渡江,一部突圍”的混亂局麵。當夜,第66、第83軍從紫金山北麓和棲霞山附近成功突圍,退向寧國一帶。部隊在突圍時,遭受嚴重損失。

唐生智在第36師掩護下,於12日晚上從下關渡過長江,離開南京。

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紛紛突入南京後,在第6師團師團長穀壽夫指揮下,瘋狂屠殺手無寸鐵的南京市民。

12月17日,鬆井石根司令進入南京,這位司令官不但不製止日本兵的野蠻行徑,反而獎勵最野蠻的第6師團師團長穀壽夫,使得日軍的侵略獸行愈演愈烈,日本侵略軍還進行殘殺人民的競賽。僑居南京的一些外國人,曾組織“國際委員會”,向穀壽夫連續提出12次抗議,但穀壽夫依然縱兵殺人、放火、奸X、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