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墨氏創立法西斯黨進羅馬奪意國政權(2 / 3)

1912年,意大利社會黨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墨索裏尼在會上大出風頭,很多人把他看成是全國的英雄。從前萎靡不振的右翼失掉了勢力,由左翼取代。墨索裏尼由於能言會辯,被推舉為《前進報》的總編輯,從而掌握了社會黨中央黨報的輿論大權。他接管《前進報》之後,報紙發行量驟然增至10萬份,經濟情況大為改觀。黨員人數發展到15萬人。由此他名聲大振。

1914年8月,世界大戰的風雲已經降臨。在墨索裏尼的小家庭裏,仍過著較為平靜的生活。他的妻子拉凱萊是一個聰明賢慧的女人,耐心、熱誠地與丈夫同甘苦、共患難。女兒愛達是他們家中“快樂的種子”。墨索裏尼說:“我不需要什麼,我的一生隻是一個可怕的掙紮,我的家是我唯一的甜蜜寧靜的安慰者,好像沙漠中的一塊綠洲。”戰爭期間,墨索裏尼參軍參戰。

戰後,墨索裏尼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於1919年3月,在米蘭招集舊時政治上和行伍中的同誌150人,組織了一個“戰鬥的法西斯黨”。入黨的人,多是一些亡命之徒,抱定決心摧毀布爾什維克在意大利的勢力。他們的宗旨是,“用軍隊的組織,組成一個革命團體,恢複意大利固有的國性,鏟除赤化勢力。”

為了廣泛招攬黨徒,墨索裏尼除了蠱惑人心的宣傳外,還製定了黨旗、黨徽。意大利法西斯黨的標誌(也是該黨名稱的來源)是一束棒子。這原是古羅馬高級執法官的標誌,墨索裏尼拿它來作為法西斯黨的黨徽。一束棒子捆在一起,中間捆著一柄斧頭,棒子象征人民,斧頭象征領袖,意思是人民要絕對服從他們勇武的領袖。同時,這標誌也象征意大利人民古代的光榮。法西斯黨還規定,必須行羅馬式敬禮,高唱青年進行曲。墨索裏尼用“信仰、服從、戰鬥”的口號,代替他所鄙視的民主政治的“自由、平等、博愛”。

為了籠絡軍方和退伍軍人,他在一篇題為《反對野獸再來》的文章中,蠱惑人心地寫道:“假如現在誰要反對已完結、已勝利的戰爭,我們就要直言不諱地承認我們是主戰者,我們感到十分榮幸,我們將要大聲疾呼:‘滾開,你們這些流氓!’沒有一個人能忘記為戰爭而死的將士。他們形成神聖不可侵犯的群體,好像埃及的金字塔上接天空。”

墨索裏尼別有用心的宣傳,果然在軍界產生了影響,一些主戰者、退伍軍人、暴徒、解職軍官,以及屢立戰功的阿爾地特手榴彈大刀隊,都集合在法西斯的旗幟下。意大利的阿爾地特隊是大戰時成立的,它的前身是意大利各市的義勇隊。這支部隊在歐戰中英勇頑強,他們在戰場上手拿炸彈,口含短刀,高唱戰歌,置生死於度外。後來這支部隊為墨索裏尼奪權,發揮了重要作用。

凡是加入“戰鬥的法西斯”組織者,必須遵守墨索裏尼的信條:服從命令,不準空口說白話;目的明確,要不顧一切地去為勝利而戰;紀念死者,尊敬傷殘者及死亡者的家屬。總之,就是反共、反社會主義,在政治上創造一個新的、法西斯的意大利。

憤怒之火和不滿情緒在軍界、法西斯黨徒和狂熱的擴張主義分子中燃燒著,蔓延著。250萬軍人複員之後,造成普遍失業和社會動蕩。戰後通貨膨脹和經濟危機,扼殺了衰弱的國民經濟。更為危險的是,在墨索裏尼的煽動下,民族主義分子到處興風作浪,他們認為,盡管意大利在戰後獲得了一些領土,但覺得受了欺騙。當年參戰時,英法曾答應把某些奧匈帝國的領土劃歸意大利,但是美國並沒有作出這種許諾,主張民族自決的威爾遜總統,不讚成把這片土地劃歸意大利。阜姆的命運,具體而微妙地顯示了意大利曆史發展的趨勢。

1922年10月初,與奧地利接壤的阿迪傑區,出現親奧地利的離心傾向。當時,政府已對邊遠地區失去控製。法西斯黨趁機把黑衫隊開進這個地區,占領博爾紮諾和特倫托等幾個主要城市。把縱容離心傾向的專員和市長趕跑,解散地方武裝,宣布了保證這一地區意大利化的措施。這一行動大大提高了法西斯的威望。波河三角洲的波爾西內地區的62個市鎮,法西斯黨在當月的選舉中,在60個市鎮取得了勝利。

為了奪取政權,迅速發展和壯大法西斯勢力,墨索裏尼左右逢源,不擇手段達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他對勞苦大眾說,意大利社會黨已經背叛了無產階級,如今隻有他一人堅持奉行社會主義,他決心改善工農生活,把勞動階級從苦難中拯救出來;對工業資本家和金融財團則說,法西斯黨保護私有財產,實施自由經濟,反對馬克思的階級鬥爭學說。

1919年3月23日,在米蘭商人俱樂部的集會上,墨索裏尼的講話受到資本家們的熱烈歡迎。事後他對心腹們得意地說:“我們的政策左右逢源,既討好貴族,又討好平民;既反動,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