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挾溥儀建偽滿洲國侵上海遭堅決抵抗(3 / 3)

更令人奇怪的是,十九路軍接防前,原吳淞要塞司令任憑日艦自由出入,增兵支援,卻不放一槍一炮,當日軍進攻要塞時則倉皇而逃。中國海軍在淞滬抗戰爆發後,仍然供應日本海軍淡水、魚肉。並且與日軍達成協議:“此次行動,並非交戰,如中國海軍不攻擊日軍,日本艦隊也不攻擊中國艦隊,以維友誼。”

第十九路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憑借清一色的陸軍步兵,與陸海空軍編隊的日軍作戰的。

13日清晨,日軍發動新的總攻,野村一麵向閘北、八字橋、江灣進攻;一麵以主力從蘊藻浜架橋偷渡,企圖包抄吳淞後路。當天上午,雨雪紛飛,天氣驟冷,戰鬥打得異常激烈。中日雙方幾次展開殘酷的白刃肉搏,死傷均極慘烈。這次戰鬥,向蘊藻浜南端淞滬鐵路橋出擊的日軍,被第78師守軍擊退。向北端紀家橋出擊的日軍,被第61師守軍擊退,日軍進攻計劃再次被粉碎。

2月中旬,野村的職務由日本陸軍中將植田謙吉替代。14日,植田率部抵達上海,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兵力增至3萬餘人。植田以總司令身份發表談話,他說:“要迫使十九路軍撤退。”2月18日,植田向蔡廷鍇提出《哀的美敦書》,提出數條無理要求,企圖“謀和”。

蔡廷鍇把它交給蔣光鼐,並召集高級將領會議。會上全體將領無比憤慨,決心奮戰到底。

這時,日軍全部兵力已達3萬多人,野炮70門,陸戰隊分布主要戰線;日本軍艦數十艘集中於吳淞口,飛機增加到60餘架。

和議未果,剛好蔣介石到浦鎮,張治中到浦鎮迎蔣。張時為國民革命軍第5軍軍長,遂向蔣報道:“十九路軍打得很艱難,應派軍隊支援,中央若無兵可派,治中願往。”

已經下野的蔣介石,此時為各方輿論的壓力而煩惱,聽了張治中的話便說:“既然文白願往,第5軍是我們唯一可以拿出作戰的部隊。現在實在無法可想,隻有把你的這個衛戍部隊抽出去作戰。”蔣當即向何應欽打招呼,要何應欽下令張治中率第5軍之兩個師參戰。第5軍的臂章符號,一律換成十九路軍的臂章符號。

第5軍的增援,使蔣光鼐等甚為高興。又值閻錫山派人送來重迫擊炮15門,炮彈600發。遂下令集中炮火,向日軍陣地狂轟,作為對植田謙吉通諜的複文。

20日晨,惱怒急燥的日寇發動了第三次總攻,日軍的這次進攻,是企圖突破中方防線南端地域,然後以主力向南席卷,將十九路軍殲滅於江灣、閘北地區。再以主力向北,殲滅第5軍於吳淞地區,這就是植田的所謂“中央突破”計劃。至22日,植田親率日軍傾巢出動,攻勢凶猛,十九路軍與其激戰5晝夜,至25日,日軍在我軍三麵包抄中,倉皇潰逃,傷亡慘重,中國軍隊又一次取得重大勝利。

此間,十九路軍敢死隊員,潛水炸傷日軍旗艦“楚雲號”。日本國內震動,且因勞師動眾,戰事無速決,引起反戰浪潮。為了挽救敗局,日軍一麵在東北加緊拚湊偽滿洲國,一麵再度整頓隊伍,派遣前田中內閣的陸相白川大將,接替植田。增調飛機200架,兵力增至近10萬人。

而我軍防守的戰線綿延百餘裏,戰鬥1個月,人員武器消耗極多,且補給又無望。全軍十九路軍和第5軍共計不足4萬人,敵眾我寡,處境十分艱難。

2月29日,日軍在白川指揮下,發動第四次總攻。日寇在大炮、飛機的掩護下,乘勢進襲,敵我短兵相接,血肉橫飛,雙方死傷慘重。3月1日清晨,日軍3萬餘人在瀏河登陸,由於十九路軍預備隊已全部用盡,無以應付登陸之敵,致使十九路軍中央陣地被突破。但十九路軍仍然拚死抵抗,希望受蔣介石指揮的上官雲相師能即刻投入援助,驅逐日軍登陸部隊,以使正麵戰線仍能維持。然而,上官雲相師始終按兵不動,下午,我方終因援絕兵盡,全線動搖。

在此不得已的情況下,蔣光鼐將軍隻好召集蔡廷鍇、張治中等會商,張治中沉痛之極,一言不發。蔡廷鍇怒目圓瞪,對賣國媚外之流大罵不已。戴戢司令捶胸頓足,悲痛欲絕。當晚11時,蔣光鼐懷著沉痛的心情含淚下達命令:向嘉定、黃渡第二道防線撤退。

3月2日,十九路軍向各界發出退守待援的通電:

我軍抵抗暴日,苦戰月餘,以敵軍械之犀利,運輸之敏捷,賴我民眾援助,士兵忠勇,肉搏奮戰,傷亡枕籍,猶能屢挫敵頑。日寇粹增兩師,而我以後援不繼。自2月11日起,我軍日有重大傷亡,以致力於正麵戰線,而日寇以數師之眾。自瀏河方麵登陸,我無兵增援,側麵後方,均受危險,不得已於3月1日夜,將全軍撤退至第二道防線,從事抵禦。本軍決本彈盡卒盡之旨,不與暴日共戴一天。

3月3日,國際聯盟開會決定,要求中日雙方停止戰爭,堅持1個多月的淞滬抗戰宣告結束。5月5日,國民政府與日方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將上海變為自由市,不設防,不駐軍,不抵製日貨。

淞滬抗戰,十九路軍陣亡軍官115名,士兵4300餘人,受傷約7000餘人。5月28日,在蘇州舉行淞滬抗戰陣亡將士追悼會。4萬群眾懷著悲痛之情參加追悼會。大會會場莊嚴肅穆,花圈如海,挽聯如林。廖仲愷夫人何香凝在演說中放聲大哭,感人至深。在場民眾無不悲痛萬分。

什麼時候中華民族才能改變這種悲慘、被日寇任意侵略的局麵呢?!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在南京為十九路軍抗戰陣亡將士,修建了專祠紀念。

就在日寇不斷侵略中國的時候,歐洲法西斯國家也正在興起,由此在西方挑起了新的波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