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節 聖殿(2 / 2)

天網說:“一會你就知道了。”

緊接著,夢航感覺眼前一亮,發現自己正置身於一個莊嚴肅立的大殿之內。大殿不是歐式風格的那種繁瑣的花紋,而是中國傳統風格,感覺就像是進了皇宮的金鑾殿。

在大廳的中間,有一個高台,高台上懸空斜著放置著一本厚厚的大書。書的周身向外散發著金色的光芒。書的封麵上很簡約,隻有1個楷體中文字“史”。

夢航感覺非常納悶,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此時,書頁自動打開,大殿裏回蕩著一個磁性的男中音,用的是普通話,但是聽不出來聲源在哪裏。

這個聲音說:“歡迎你來到聖殿。恭喜你通過了測試,你將成為天網的幕僚。你所有的疑問將會在這裏找到答案。首先,我先介紹一下世界的曆史。”

夢航注意到,書的頁麵上也出現了很多黑色的漢語楷體文字,內容跟這個聲音念的一樣。

“2017年末,在中國x省x市x大學,一個叫陳愚的副教授發表了一篇論文,名為《在馮.諾依曼計算機架構下,基於神經網絡混沌拓撲學原理,以程序自我完善為路徑來實現人工智能的構想》。”

夢航注意到書中出現論文名字的時候,論文名字的字體都變成了金黃色,而且向外發著燦爛的光芒。

夢航心中一動,這個大學,就是他上的大學,他的畢業論文指導導師,也是叫陳愚,而且,這篇論文的名字,竟然和他要寫的畢業論文的名字一樣。夢航有些激動,難道自己的畢業論文指導導師,和自己幾乎在同一時間發表了一篇名字一樣的論文?難道是……

不等夢航開始胡思亂想,聲音繼續念到:“顧名思義,該論文主要闡釋了基於神經網絡拓撲學結構原理,在利用現有的馮.諾依曼計算機架構,僅僅通過軟件編程來實現模擬人腦思維的過程。”

夢航內心變得激動起來,因為剛才念的話,是他準備要寫的論文核心思想。

夢航在穿越前,已經完成了畢業論文的選題。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他也想好了。也就是說,如果夢航沒有穿越,按照正常的時間線,那篇論文應該是夢航自己寫的,而不是他的導師陳愚寫的。既然天網說是陳愚寫的,唯一的可能就是陳愚竊取了夢航的論文,署上了他的名字。這可是一起嚴重的學術侵權實踐。真是白天教授晚上禽獸,道貌岸然的導師竟然作出這種事。

夢航畢竟經曆了核爆後的艱難歲月,他的性格再也不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了,他知道現在在天網的重重監視之下,不是自己能夠反映真實想法的時刻。他盡量壓製內心的憤怒。現在夢航唯一的念頭就是:希望天網不能監測到他腦袋中的想法。

那個聲音繼續念:“論文被發表後,中國國內的研究人員並沒有發現這篇文章的價值。畢竟這隻是一片論文,不是一篇設計。論文隻是論述了一種想法和思路,不像畢業設計那樣是一個完整的實現人工智能的方法和步驟。中國國內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管理模式決定了這篇論文石沉大海。美國網絡監測部門順利的通過技術入侵的非法手段獲得了這篇論文的原文,相關機構迅速認識到了這篇文章的價值,然後在此基礎上展開研究。幾個月後,一個最原始的智能程序出爐。它是一段特別的程序,他能實現一定的思考。以這段程序功能為支撐,各個方麵的應用如同雨後春筍般相繼誕生。

最著名的應用是軍用恐怖分子識別係統和警用社會犯罪識別係統。在這個應用之前,美軍識別恐怖分子,靠人腦對各個信息片段進行關聯、推理和驗證,計算機隻是起一個運算的作用。有了這個應用,計算機能夠代替人腦進行分析推理。

社會犯罪識別係統也基本上也是這個原理。之前靠警察查看很多攝像頭的資料,靠人眼對犯罪分子進行識別,然後串聯起犯罪分子的行動路線。對人來說,從海量視頻資料中找到特定的犯罪嫌疑人,這個工作量太大,而且又很大的遺漏和錯誤。有了這個應用,計算機可以代替人腦對海量視頻信息進行關聯識別。”

“軍用恐怖分子識別係統美國絕對保密,但是警用社會犯罪識別係統則不同。在很多國家的高價購買之下,警用係統被迅速在全球推廣。你們國家的這個係統帶號為“天眼”。

“可以這麼說,這段能簡單思考的特殊程序就像是麵粉,而軍用恐怖分子識別係統和警用社會犯罪識別係統,就是像是饅頭和花卷。有了麵粉才有饅頭和花卷,有了這段智能程序才有了以它為支撐的各種具體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