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教師專業能力成長途徑探析(2 / 2)

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培養教師自我反思能力:

1.鼓勵新教師進行案例分析

讓新教師對自己在教育活動或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成功或不足之處進行剖析,分析原因,揚長避短。應注意在撰寫案例分析時,做到理論聯係實際和實事求是。

2.堅持不懈地寫反思日記

新教師在一天結束後要及時寫好反思日記,對成功之處加以提煉,對失敗教訓加以總結,通過日積月累,促進自身專業能力不斷成長。

3.積極參與到集體反思之中

同伴間的評價實質就是集體反思,新教師要虛心聽取同伴意見,並加以記錄,為自我反思提供資料。還可以借助網絡,在相對寬鬆、和諧、民主的環境中與其他教師交流反思心得,解決困惑,拓展自己的思考空間。

三、通過同伴交流促進新教師的專業能力成長

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不同的教師必然會碰到一些相同的問題,通過同伴間的交流與溝通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共同分享成果。在一個教師群體中,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思想、觀念等的交流對於任何一個教師的專業能力成長都極有用處。新教師因為自身特點,在進校初一般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某一位教師作為教學行為的基本參照。因此,學校實行的“老帶新”這種古老的活動,雖是比較傳統的一種專業引領方式,卻是促進新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由經驗豐富的教師對新教師加以指導和引領,新教師虛心學習、積極探索,二者互相交流、對話、協作,不論對新教師還是老教師的專業能力成長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四、通過職後培訓促進新教師的專業能力成長

職後培訓是新教師專業能力成長的保障。立足校本培訓,加強學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注重為新教師提供更高級別的培訓機會,以此開闊新視野,積累經驗。

學校可以本校為培訓組織單位,建立起培訓基地,教研組長作為學科負責人開展培訓,既可達到資源共享,節省人力、物力、財力並發揮學習共同體的優勢,又可使培訓學科性明顯、針對性強、引導性強,達到解決共性問題的目的。

培訓方式也可以多樣化。函授學習、崗位培訓、課題研究、備課組學習等都是促進新教師專業能力成長的很好方式。

促進新教師專業能力成長的途徑還有很多,本文隻從閱讀、反思、交流和職後培訓四個方麵進行闡述,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傅道春,主編.教師的成長與發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馮生堯.指導教師的支持和新教師專業發展:廣州市中學的經驗[D].香港中文大學,2002.

[3]許明仙.強化以人為本管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J].學前教育,2007(3).

[4]王轉香.反思——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J].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5]楊顯彪.“師徒製”:新手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