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

同期聲

金磚四國股市黯淡

今年金磚四國股市大為不利,艱難的經濟形勢推動投資者轉覓其它市場尋求回報。巴西博維斯帕股指全球最差,年初至今已喪失1/5市值,中、俄、印大盤指數分別下跌12%、7%和1%。

傑弗瑞全球股市首席策略師Sean Darby表示:“金磚四國股市正在經曆消化階段或盤整。”與此同時美國、日本和歐洲股市形勢大好,很多市場的表現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所罕見。

隨著中國政府推進結構性改革,今年中國GDP增速或不及7.5%。巴西則受到政治動蕩的打擊,本幣裏亞爾麵臨壓力。俄羅斯經濟連續第二季度不佳,投資下滑、出口需求枯竭。

德拉吉:

將長時間維持低利率甚至下調

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在近日召開的發布會上重申,預計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歐元區的利率將維持低位,甚至還可能下調,主要原因是歐元區經濟目前麵臨風險。8月初歐央行決定,維持0.5%的基準利率不變。

德拉吉指出:“近來基於調查數據的信心指標表明,信心自低點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初步證實了我們對經濟活動已開始企穩的預期。”但是,他進一步表示:“但是歐元區經濟前景所麵臨的風險整體依然偏向下行。”

印度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印度中央銀行7月30日宣布,將繼續維持現有7.25%的基準利率不變,同時存款準備金率也維持在4%,這一決定符合此前市場預期。

印度央行在當天發布的本財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說,目前政策的製定主要考慮在嚴控通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支持經濟增長。盡管近期印度盧比大幅貶值帶來壓力,印度央行還是力爭將本財年通脹率控製在5%以下。

由於通脹有所緩解,今年以來印度央行已經連續三次降息,每次各25個基點,以刺激疲軟的經濟。但是6月以來,隨著盧比持續貶值和物價上漲過快,通脹壓力再次浮現。

韓國2900億美元賭城計劃流產

韓國仁川市近日宣布,投資2900億美元將一家漁村打造為可與中國賭城澳門媲美的計劃流產,因為豪華酒店運營商凱賓斯基未能如期在7月底前募資到4000萬美元。

凱賓斯基韓國公司是財團八城公司的最大股東,大韓航空公司是第二大股東。仁川經濟自由區官員表示,與八城公司的六年合同已經取消,將另尋開發商。

仁川市和八城公司去年宣布將在2030年前募資300萬億韓元改造仁川國際機場附近的30平方公裏小鎮,使其成為吸引中國中上層階級的旅遊、購物、博彩中心。

歐盟失業率兩年半來首次下降

歐盟統計局的數字顯示,歐盟27國6月份失業率從5月的11.0%降至10.9%,為近兩年半來首次下降,顯示隨著經濟的企穩,歐盟就業市場長期惡化或走近終點。

此外數據還顯示,6月份歐元區失業人數兩年來首降,從5月的1929萬降至1927萬。如此降幅不足以推動整體失業率下降,失業率仍連續第四個月穩定在12.1%的最高水平。

歐盟和歐元區失業將見頂的跡象及消費者和企業信心近來高漲,預示歐洲經濟已企穩,未來數月可進一步增強活力。預計即將召開的歐洲央行會議上不會采取行動扶持經濟。

西班牙失業人數連降五月

西班牙勞工部上周稱,7月份登記失業總人數下降了6.49萬至469萬,為連續第五個月下降,失業率26.3%;繁忙的夏季旅遊季繼續創造就業。

上一次失業人數連降五月是在經濟危機開始前的2007年。勞工部的數據顯示,7月失業人數減少值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西班牙政府持續兩年的緊縮措施和改革正在開始發揮作用,預計經濟衰退今年將結束。

英國經濟增速預期上升

經濟智囊機構英國全國經濟與社會研究所(NIESR)8月2日發布報告,上調對英國經濟今明兩年的增速預期,由5月份公布的0.9%和1.5%上調至1.2%和1.8%。報告稱,調高經濟增速預期主要歸因於對英國消費者減少家庭儲蓄、提升消費支出水平的預期。

該機構稱,經濟增長動力逐漸恢複,但未能抵消嚴峻的就業形勢造成的社會鴻溝。該機構建議,無論是公共部門還是私營部門,都需擴大投資,以實現短期和長期的經濟增長。

意大利:應對財政困難

意大利財政部發言人近日表示,希望盤活政府在石油企業埃尼、航空與國防集團公司Finmeccanica、能源集團意大利電力公司等公司所持股票價值,可能會利用它們當作融資抵押品。

該發言人指出,政府已經表明有意利用包括物業在內的國有資產來削減債務,目前可能會擴大到所持有的股票。

[宏觀]

經濟增長下限可能持續下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近日表示,如果全球的經濟形勢沒有明顯變化,明年的經濟增速的下限要比7.5%還要低。

陳永傑強調,經濟增速下調的壓力更多地來自生態環境的壓力。“即便經濟增速保持在7%,我們生態建設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國家要解決生態的問題,必須把速度降下來。從8%降到百分之7.5%,從7.5%再降到7%,甚至再到6%。如果6%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我認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陳永傑認為,現在的經濟增長當中,還存在不少虛的東西,需要逐步擠掉這些水分。

[金融]

央行:釋放維穩信號

與以往簡單釋放或凍結流動性的公開市場操作相比,如今中國人民銀行正在公開市場中探索新的流動性調控方式,這一方式被業內稱為“扭轉操作”,目前已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繼央行披露央票續作之後,市場上有關“鎖長放短”的中國版逆扭轉操作的說法不絕於耳。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央行鎖長放短的“扭轉操作”與美聯儲買長賣短的“扭轉操作”有明顯不同,最終目的在於穩定市場預期,保持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財政]

9城市負債率超100%

8月1日,全國性地方債務審計全麵開閘,這也是審計署對地方債務的第二次全麵摸底。審計署突然行動的背後,是部分地方政府盲目舉債的隱憂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無力還債的現實。

審計署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此前審計的36個地區債務中,有9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負債率超100%即意味著資不抵債,地方政府的底特律式破產會出現嗎?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稱,我國當前的債務問題為財務困境並非債務危機。不過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也坦言,地方負債方式需要改革,地方政府需要長期融資渠道,而最好的方式是發債。同時應該對地方債務摸清家底並分類處置。

[產業]

奶業江湖

8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包括娃哈哈、多美滋在內4家企業進口了可能受肉毒杆菌汙染的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產品。從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開始,國人對國產奶粉的信心一夜崩塌。時光荏苒,五年轉眼即逝,三聚氰胺對國產奶粉的傷害鬼魅如影,中國媽媽義無反顧轉身撲向國外品牌。從2012年起,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英國、美國、荷蘭、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出台限購政策,有人說“中國寶寶一張口,全世界的孩子都喊餓”。

內憂外患的中國奶粉產業的出路在哪裏?國家重拳整治能否重振國民消費信心,改變行業頹勢局麵?

[稅收]

房產稅應盡快以“本來麵目”示人

房產稅擴圍的“主流路徑”浮出水麵。杭州市政府上報方案,將采用對增量房屋征收房產稅的模式,以家庭為單位劃定人均60平方米的免征麵積,稅率根據住房的性質分為4%和8%兩檔。

作為全國房產稅試點擴容的樣板,杭州方案備受關注。遺憾的是,雖然征稅力度較以往試點有所收緊,但仍未擺脫增量征收的窠臼,短期內房產稅尚難真正實至名歸。

[事件]

富士康等大型民企頻涉商業賄賂

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案揭開了企業商業賄賂的冰山一角。作為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深圳,民營企業特別是大型民企內部的商業賄賂案頻發,形勢不容樂觀。

記者從深圳市人民檢察院獲悉,2010年至今,深圳有超過120名民企工作人員因收受商業賄賂,被檢察機關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審查起訴,其中不乏中興、富士康、比亞迪、創維、茂業等大型民企工作人員,著名大型民企商業賄賂案占比高達六成。

[人物]

李澤钜欲買下英國?

華人新首富李澤钜最近斥資77.53億港元收購了英國天然氣供應商WWU。收購後,他將控製英國天然氣近三成的市場。這意味著,英國四分之一人口將使用李家的天然氣。而因為之前還收購了英國電網和供水網絡兩大業務。英國媒體稱李澤钜“幾乎買下了英國”。此說雖然有些聳人聽聞,卻也道出了這位新首富的擴張野心。

[區域]

首都經濟圈或繼續難產

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經濟圈正發展得如火如荼時,“首都經濟圈”的打造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而說起“首都經濟圈”,給人的感覺是似乎說了很久,就像已經形成了一樣,但事實上它的“編製工作”卻是“雷聲大,雨點小”,至今還未成形。

專家表示,“首都經濟圈”可能將繼續“難產”,年底出台的可能性並不太大。而各地利益博弈,行政區劃困難是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