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父愛無言(1 / 1)

父親生性木訥,隻會幹活,不善言辭。在他的身上繼承了祖輩所有厚重的特質——勤勞善良、敦實淳樸。

相對現在來說,那是個久遠的年代,久遠的讓人記不起父親和他當年的模樣了。但父親感化他的過程,卻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教育子女的標尺:哪家的父親責打自己的孩子,總有人拿這位父親做勸解的理由。或者哪家的孩子不成器,也總有人拿那個兒子做教育的榜樣。時間業已久遠,人們淡漠了那個年代貧瘠與歲月的傷痕傷痕。但這個故事,卻一直口口相傳,成了我們的景仰。

他一直是父親的驕傲,機靈過人,憑著他的才智,他不僅可以讓全村的孩子圍著他轉,就連大人,也對他心服口服。村裏的老人都說他以後會是個大人物。就憑這一點,別的孩子早早地輟學,下地幹活掙工分了,他的父親卻不管日子過得有多艱難,也要執意讓他去城裏讀書。父親希望家裏能夠走出一個“穿皮鞋”的人。父輩們都是穿草鞋、布鞋的,一輩子都沒有仰頭做過人,他是他們的渴望。

父親背上點幹糧,步行了50多裏地,趕到了城裏。班主任的講述讓這個地道的農民心痛不已:他迷戀上了看電影——《流浪者》,課也不專心上了……。那個年代,電影是唯一的娛樂,一部電影會輪放很多天的。而一天到晚泡在電影院裏的人,就被視為“不想好”的了。

父親欲哭無淚,兒子是他春天播撒下的種子啊,還等著秋天收稻子的呢,怎麼突然變成癟穀了呢?見到兒子,他的喉結囁嚅了幾下,終於什麼也沒有說?他驚異父親的突然到來,父親隻是說要來看看他——母親想他了。

晚上兒子又要去看電影,他抵製不住《流浪者》對他的誘惑,那迷人的麗達時時牽動著他的心,他的耳際總縈繞著那首主題歌。父親沒有說什麼,隻是默默得跟在他身後,無奈地目送著兒子進了電影院,一直等到電影結束,父親又迎來了最後一個出來的孤獨的兒子。兒子不知道在他看電影的這麼長的時間裏,父親一個人是如何在冰冷的街頭度過的。他沒有去想,也不願意去想,他的腦畔隻有電影中的一幕幕場景。

“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就是賊”。他是農民的兒子,那就注定是農民了……偶爾,兒子也會想這些的。但他很快就否認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如願以償得穿上皮鞋,可以在城裏幹淨的街道上散步,可以象城裏人一樣,很悠閑的看著電影。

接下去的幾天,父親就象一個跟班的一樣,他去看電影,父親就默默地守侯在外麵,什麼都沒說,什麼也沒做。父親唯一做的隻有深夜的輾轉,壓得那張小床“吱吱”作響,伴著父親長一聲,短一聲的歎息。

那段時間,電影院門口都會有個怪老頭,傻傻地蹲在門口,眼巴巴的瞅著來來去去的人流。等電影結束後,他們一前一後的回來,一路無言。就這樣一直過了一個星期。

那天他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天正下著小雨,父親籠著袖子,來回地小跑著,興許是有點冷了。看著兒子出來,父親用手背抹了一把鼻涕,轉身準備回去。

兒子突然攔在父親的前麵,質問父親:“為什麼不罵我?”父親的嘴角抽搐了幾下,他太想說些什麼了,但最終也還是什麼都沒能說出來。兒子突然拉起父親的手,用力的敲在自己的頭上,幾近嚎叫:“你為什麼不打我?”父親用力撤回自己的胳膊,兩行老淚,無言的掛在臉頰上,在昏黃的路燈下,越發清亮。

“你明天回去吧,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他說。

第二天,父親回去了。第二年夏天,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政法大學。那位父親現在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